农民种地都离不开农药,可以说它是农民种地的好帮手,却也给农民带来了很多影响。几乎每年都会有农民因为对农药操作不当而带来危险,每年春季集中喷农药的季节,对环境有严重的污染,有大量的农作物被农药熏死,甚至有的操作人员也因操作不当,住进了重症监护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去年春天,一个村子中同时发生了两起因农药引起的悲剧,其中一位农民因在拌制农药时,皮肤接触农药,导致农药急性中毒;而另外一位农民,则是在喷药过程中,因长期接触空气中游离的农药成分,导致慢性中毒,两人同时被送进了重症监护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农药虽然给我们带来了不良的影响,但是在农业种植过程中,又是我们必不可少的工具,所以并不是农药不可用,还是我们对它的了解太少了。

一、那么农药的定义到底是什么呢?

我们所说的农药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病、虫、草等其他有害生物。或者为了有目的的调节控制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繁殖和代谢的化学制剂或生物制剂。

在我国,作为商品出售的天敌昆虫等活体生物,都属于农药范畴,甚至有一些转基因植物也被定义为农药植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农药都有过哪些分类呢?

根据有害生物种类的不同,相应的农药也可分为杀虫剂,杀菌剂,杀螨剂,杀线虫剂,除草剂,杀鼠剂、杀软体动物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

1.其中杀虫剂的杀虫原理通常有以下几种方式

1.1胃毒激,这种方法顾名思义,就是需要害虫将毒药摄入体内,通过害虫的胃部器官将毒液,运送到身体各个器官,从而导致害虫死亡,这种杀虫剂的杀虫方式前提是需要将杀虫剂喷洒在害虫喜欢的食物上,通过食物与农药一起吞服的方法,使害虫中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2触杀剂,这种杀虫方式是通过农药与害虫的体表接触,渗透到害虫体内,经过血液循环达到身体各部位,使其中毒身亡。采用这种方式,传统的操作方式是,化学制剂直接喷洒到害虫本身。

1.3内吸剂,内吸剂是指药物被植物自身吸收,使植物体内具有毒素,从而达到杀害吸损植物汁液为食的害虫,药物可以通过植物的根茎叶,经过植物营养运输的方式,将毒素搬运到植物各个部位,通过病害虫的口器吸入性害虫的体内,从而达到杀虫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4熏蒸剂,它的杀虫方式是,通过呼吸作用,将漂浮在空气中的,农药成分吸入体内,并经过自身的循环系统,将毒素运送到指定位置,从而达到杀虫的效果,比如磷化铝,敌敌畏等等,都可以视作为熏蒸剂。

2.除草剂按作用方式和对杂草的选择性可以分为输导型除草剂、触杀行除草剂、选择性除草剂和灭生性除草剂。

2.1输导型,除草剂是指,通过杂草根茎吸收,向上输导到株冠部,或通过茎叶吸收,向下到根部,从而杀死整株杂草。在喷施农药时,可以通过茎叶喷雾或者土壤封闭处理等。施药时要注意药物对叶片表面湿润性良好,防止雾滴漂移引起非靶标药害,喷雾要均匀,避免重喷和漏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2触杀型除草剂在使用后,只能杀死所接触到的植物组织,这种方式并不能疏导到有害杂草的其他部位,所以通常不能彻底杀死植物。醚类和二硝基苯胺类,等除草剂都是触杀型除草剂。这种方法只能防除由种子萌发的杂草,对于多年生杂草的地下根地下经无效。

2.3选择性除草剂,有些除草剂在一定浓度和剂量范围内能够杀死或抑制部分植物,而对另外一部分植物是安全的,例如芳氧苯氧基丙酸酯类除草剂,吡氟禾草灵等品种是用于大豆田防除单子叶杂草,而对大豆本身却很安全。

三、知道了农药的原理,我们再了解一下农药的毒性吧!

农药的毒性是指农药对非法彪动物的毒害作用,习惯上是指对高等动物的毒害作用,通常分为三个等级,急性毒性、亚急性毒性、慢性毒性。

1.急性毒性的农药在短期内就可以使人出现不同程度的中毒症状,比如头晕,恶心呕吐,抽搐痉挛,呼吸困难等。发生急性毒性中毒,若不及时抢救,则会有生命危险。我们所说农药毒性通常指的是口服毒性,但是对于农药使用者来说,经皮毒性和吸入毒性可能更为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亚急性毒性,是指长期连续的接触一定剂量农药经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最终表现为急性中毒的症状,有时这种中毒也可能引起局部病理变化,比如有机磷杀虫剂品种,就具有迟发性,神经毒性,这是典型的亚急性中毒。

3.慢性毒性,有些农药虽然急性毒性不高,但是其性质比较稳定,在使用之后不容易分解,对环境和食物的影响非常大。慢性毒性少量并长期的被人畜摄入后,会在体内积累,量变导致质变,阻碍正常生理代谢。农药的慢性毒性一般是指农药的“三致”作用,即致癌致畸致突变。

我们要知道,在一些农业发达的国家,由于农药的操作人员个人防护做的比较到位,所以对于急性毒性农药,反倒没有过高的要求,反而会对具有慢性毒性的农药监管特别严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对农作物,有哪些危害

1.农药本身的特性会对部分作物种类产生影响,不同的农药对作物的安全性不同,有的作物对某些农药很敏感,所以容易产生药害。比如高粱对有机磷类杀虫剂,敌敌畏等很敏感,嘧霉胺是防治作物灰霉病的有效药剂,但茄子对他却非常敏感,所以很容易受到药害。

2.植物的生育阶段和生理状态对药效的敏感不同,农作物在不同的生育阶段或生理状态时期,对于农药的敏感性是有所差异的,一般来讲农作物幼苗期容易产生药害。

3.环境条件,喷洒农药,之后的一段时间内,温度,湿度和露水环境等因素都可能产生药害。一般的温度高,容易产生药害,湿度高,也会产生药害。所以使用除草剂时若风较大或温度较高,使除草剂容易挥发,还可能产生飘移药害,使农田周边的敏感植物遭到药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农药是把双刃剑,我们要合理的利用农药。

多了解农药的知识,才能知道如何正确地运用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