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农村发展还是比较快的,不管是农民的经济收入还是新农村建设,这都体现了农村的变化,曾经贫穷、落后是农村的代名词,而现在大家生活富庶,根本不用再担心朝不保夕的年月,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或许农民还都在依靠种地维持生计,其实这样的传统农作现在越来越少,很多农民朋友已经不再依赖于种地维持生计,为了追求更加幸福的生活,很多人会选择外出打工或者创业来维持生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现在有这样现象确实挺怪的,那就是如今的很多农民朋友平时吃粮食基本都是依靠买,为什么要说怪呢?首先,我们都知道农民都有自己的土地,这些土地足够满足大家的温饱,可现在很多人在吃粮的问题上不管是馒头、面粉还是大米,很多人都是依靠去买,其实笔者也是农村人,平时吃的馒头也基本上都是在村里的馒头房去购买,农民有地没错,但是种地的确实越来越少,平时吃凉食也只能去购买,那么问题来了,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现在农民吃粮也要依靠买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种地不赚钱,这是一个主要问题,也是间接导致越来越多农民不愿种地的原因,每个农民都会算一笔账,按照每户农民有两亩地,那么一年一亩地收入顶多也就1000多元,刨除成本的话基本所剩无几,通过这两亩地谈何去养家呢?或许连一年的烟钱都不够,当然满足温饱是足够了,可现在很多农民的生活越来越富庶,不单单只是吃饱了那么简单,以前农民确实都在种地,即便很多人也选择外出打工,但在农忙时节也会回来种地,可如今一个月的工资比一亩地一年收入还高,自然农民不愿去种,然而为了温饱问题,只能赚钱买粮。我们也可以做一个对比,种地确实不愁温饱,但放弃种地去打工自然要比种地生活水平要高,这是一个比较实际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次,种地吃粮太麻烦,为何要说到种地吃粮麻烦呢?对于没有种过的地的人来说,可能种地是一件比较轻松的工作,其实这一亩地小麦不知道要付出多少农民的汗水,每一粒粮食都承载着很多劳动人民的汗水,播种、除草、施肥、浇地、收割、打场等等,关键的问题刚刚打下来的麦子肯定是不能直接食用的,这还要磨成面粉,制作馒头还需要人工,从种植到形成馒头,这里面可谓承载着多少付出,说实话就是比较麻烦,相反你去买个馒头则不同,基本都是现成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和人们的观念也有关,现在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的意识也提高了不少,他们也不会再被埋没在农村那种传统观念里面,更不会还是和以前一样不懂得发展,只知道种地填饱肚子,为了幸福就要去发展,这就和吃粮是一个道理,种地想富起来可能比较困难,但是打工或者创业肯定就会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

现在不少地方农民虽然还在依靠种植,但我们不难发现,除了一些规模化发展的农户,另外越来越多的农民在当地相关部门的鼓励下,开始种植经济作物,比如种树、种植草药,通过这些新型农业方式来增加农民的收入,原来依靠种粮的农民现在都去种植经济作物,那么平时吃粮自然也就需要购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农村,不少农民表示,一开始对于农民买粮吃也不能接受,不过现在很多人都觉得太正常了,即便家里也有粮食,基本都是直接卖了换钱,然后平时吃的米面基本还是依靠花钱买,这并不矛盾,买粮吃不光是方便那么简单,现在时代在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自然要进步,这或许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种趋势。

随着农村社康社会的发展,现在农村群众的生活越来越好,种地这种传统的行业越来越不让人看好,加上农业逐渐朝着规模化发展,以前那种家庭种粮的人群或许还是会减少,虽说很多人不愿种地吃粮,但现在农民吃粮确实也方便了不少,加上现在米面的价格也比较稳定,买粮吃对于很多农民朋友来说也算不上是一种消费,另外社会上对于农民不种地买粮吃也是看法不一,在很多人看来这是忘本,但在笔者看来,这一改变也是农村发展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