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e_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讲述:林如义 整理:林东祥

川坊村是武平县的边缘山村,在地缘上经济上与上杭县联系更紧密,这个小山村哺育了遐迩闻名的共和国的文臣武将,他们就是林默涵(新中国的文化宣传战线领导人和文艺理论家)和林伟(开国少将、解放军通信兵部副主任)。他们是飞出山村的雄鹰,而更多的是同情革命的群众和不惜身家性命参加革命的普普通通的农民。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遗忘意味着背叛。

1929年朱毛红军宿营我村一段时间,期间宣传革命道理,动员发动群众,撒播下了革命的火种,至今老墙壁上仍然可见当时的革命标语,内容主要有“共产党十大纲领”、“国民党十大罪状”、“拥护中国共产党”等等,大山流出的清泉也洗亮了青壮年的眼睛,看清楚了勤劳的耕田人依然世世代代受穷的根源。青年们明白了,单靠少数人是不行的,只有团结发动群众,跟随红军闹革命才有力量。于是,不断有青少年投身革命,林垣书、林伟、林维纪、林泮焕等参加张畲朱发古的队伍;林思升、林福和、林书禄、林书炳、林启良等参加了罗炳辉军长麾下的红独立十师在中堡章丰村举行的农民暴动,当时不到700人的村子参加红军和赤卫队的青壮年有40多人。

在第二次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老人们称为头番共产、两番共产),红军在闽西建立了大片的根据地和红色政权,川坊村也成立了苏维埃政府,主席林祥发,少先队长林伟,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打土豪,分土地的热潮,穷苦农民拍手称快,而土豪劣绅却胆战心惊,他们不甘于失败,组织疯狂的反扑。赤卫队在在安丰村工作时,被白军重重包围,林思聪牺牲。

在红军战略转移后,国民党反动派不惜血本疯狂报复。派出了大批白军和地主武装,叫嚣“石头要过刀,茅草要过火,人要换种”,对我村进行了大规模的清剿和经济封锁,尤其苏维埃政府遭到严重破坏,白狗子杀害革命干部和群众(林世盛被杀于寨背墟,林泮光背杀于上杭城),苏维埃主席林祥发的七间土房1934年冬被白军烧毁,血雨腥风笼罩在革命的小山村。林祥发已不能在村子安身,只好隐姓埋名带着幼子东躲西藏,为人打短工谋生,期间不忘寻找组织,经中堡、才溪、南阳,最后不得不入赘于半迳(上杭),于解放前夕病故。林祥发的孙子林永荣对笔者说“我们后代不需要什么,只希望祖父有个革命荣誉就知足了”。

在当时的革命时期,川坊村依靠特殊的地理条件,成为红色地下交通线的重要节点,很多红军干部和战士以及食盐药品等苏区需要的紧缺物资都是通过这条线护送的。(这条线南边连接象洞十方,北边连接官庄长汀),川坊这条线就是从“寨上”到“石下(上杭境)”,具体路线为川坊寨上——黄沙岭——大窝里——麻窑窝——十二排——横排——石下码头。

通过这条茂密山林的地下交通线,不少的革命人士和物资得以安全送达。红军长征后,长期护送革命人士和送达情报的林世盛、林泮光被反动民团杀害,由于叛徒告密,长期接纳和转送革命同志和物资的主要负责人林祥发,被白军重金悬赏,不得不亡命他乡。

往事不应该烟消云散,过上幸福生活的子孙后代更不应该遗忘那段尘封的时光。

202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