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是农民“命根子”这句话,其实不管任何时候真的比较重要,因为土地是农民在农村生活的基本保障,在旧社会年间,农民渴望拥有自己的土地,但当时候很多土地都被一些所谓地主阶层所掌握,然而在解放之后,农民拥有了自己的土地,从此过上了不愁温饱的生活,因为有了土地就可以自给自足,通过种地不光自己的温饱问题可以解决,另外每年还能有余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近些年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进城务工之后发现,打工赚到的钱要比种地多,甚至感觉打工能让自己的幸福生活得到提升,久而久之有些农民索性就放弃了种地,有的人会将土地租给其他种植大户,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以租代耕”,还有的农民因为租不出去只能将土地抛荒,而有一个问题是,现在如果将土地抛荒或者建设其他建筑物那么这就是违法违规行为,土地也因此会被村集体收回,当然站在很多农民角度来说,因为粮价比较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在通过种地已经很难满足于生活所需,由此看来也是可以理解的,为了保障土地资源得到有效利用,目前我国土地允许进行流转,并且分为长期流转和永久性流转,这样一来不想种地的农民不但可以得到一笔补偿,另外也不用担心土地被收回,可问题是,目前很多农民却不愿将自己的土地流转,那么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土地可作为养老保障

在农村,大部分老人年迈之后都是依靠子女来照顾,因为他们年纪大了没有经济收入保障,不过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村年轻人都忙于生计,也顾不上照顾老人,但现在社会如果没有收入那么今后的生活自然就得不到什么有效保障,不过他们都有自己的土地,通过土地最起码还能维持生计,我们经常在农村可以看到一些虽然到了退休之年的农民,他们依然在田间地头劳动,虽然年纪较大,但有些农活还是能做得来,毕竟依靠种地还能保障自己晚年的生活,相反如果将土地流转出去,那么今后可能只有在家坐吃山空,所以土地在这方面也呈现出了重要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流转价值太低

流转对于那些不想种地的农民来说确实是一件好事,不过从受益问题上来看,很多农民也有不同意见,比如说流转给一些种植大户之后,每年给的价格并不算太高,当然换算下比起自己种地来说还是可行的,可现在每年每亩1000多元确实算不上太多,索性不如自己先种着,或者进行短租,这样什么时候自己想种地还有个退路,而流转一般时间都比较长,流转出去之后有合同在,想收回也并非易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担心失去相关农业补贴

根据目前相关规定,按照谁种地谁拿补贴的原则,如果农民就此放弃种地流转出去,那么今后相关农业补贴肯定就会失去很多,虽然种地从整个农村家庭来说占到的比例不大,但是对于有些农民来说,不管种地赚不赚钱,最起码有国家相关农业补贴在,这就是一份保障,而承包给别人自然也不是因为想着通过流转土地去赚钱,这是一个比较现实的因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很多农民朋友来说种地就是一种本分,比如说笔者,现在也有工作,但一直也没有将土地流转,尽管收入有些低,但地里的一些农活还是尽可能去干,现在农民种地并非唯一经济收入来源,当然除了一些种植大户,而要将自己的土地流转,那么很多人自然也有些不舍,虽然挣钱不多,内心也不愿种地,但最起码种地今后也是一份保障,尤其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土地所呈现出来的价值也是越来越显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将土地流转出去,说实话很多农民朋友也是觉得承包方照顾不好自己的土地,担心土地性质会发生改变,另外现在新农村建设,有些地方的土地或许也会被征用或者参加村集体的股权,所以现在很多农民对于流转还是有些担忧的,当然土地流转对于一些不愿种地又没时间打理的人来说确实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