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十字军”巡洋坦克

(本文由桌面战争兵棋原创撰写,图片来源于网络。“桌面战争兵棋”专注于军事领域的耕耘,坚持原创,坚守初心。欢迎您的指点。)

文:桌面战争兵棋|卖萌的砖头

在历史上“十字军”的名号可谓是人尽皆知,所谓的十字军是指在中世纪由天主教士兵组成的军队,其最著名的行动就是9次针对地中海国家发动的“十字军东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的一款坦克也被冠名以“十字军”,那就是研制代号为A15的“十字军”巡洋坦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十字军”的前辈“盟约者”巡洋坦克

英国早期的主力巡洋坦克

在二战时期英国将其坦克分为三类:巡洋坦克,步兵坦克以及轻型坦克,其中巡洋坦克主要突出坦克的机动性。在二战爆发之前,英国的巡洋坦克主要为A9和A10巡洋坦克,随着世界形势的日益紧张,英国很快就意识到A9、A10巡洋坦克无法适应战争的需要,于是在1937年开启了A13巡洋坦克的研发工作,1940年A13巡洋坦克完成设计定型并开始生产。A13“盟约者”巡洋坦克最大的特点是采用了苏联BT系列坦克上的“克里斯蒂”式悬挂,这一悬挂保证了“盟约者”优异的机动性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十字军”巡洋坦克

之所以要先介绍A13“盟约者”,是因为A15“十字军”的研发几乎是和“盟约者”相平行的,“十字军”就是英国在1939年未雨绸缪地在“盟约者”的基础上研发的,称之为“盟约者”的改进型号也不为过,所以“十字军”上可以看到很多“盟约者”的影子,包括标志性的“克里斯蒂”式悬挂。虽然在设计上有诸多参考之处,但事实证明“十字军”确实要更胜“盟约者”一筹。“盟约者”共生产了1771辆,而“十字军”则生产了约5400辆,由于性能的原因“盟约者”主要在英国本土担任训练及防卫任务,而“十字军”则肩负起了远征北非的重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装备6磅炮的“十字军”巡洋坦克

英国巡洋坦克发展的分水岭

虽然“十字军”算是英国战争早期巡洋坦克中的翘楚,但平心而论其性能实在不怎样。由于追求机动性能,所以巡洋坦克的装甲都比较薄弱,早期的“十字军”Ⅰ型车体正面装甲仅27毫米,就算是之后的Ⅱ型和Ⅲ型车体装甲正面也仅32毫米,很难抵御住北非战场上德军Ⅲ号坦克50毫米炮的一击,更不要说Ⅳ号坦克的75毫米炮了。装甲薄也就算了,更令人所诟病的就是其贫弱的火力,“十字军”Ⅰ型和Ⅱ型都装备1门2磅炮(40毫米),40毫米的“牙签”炮对付Ⅲ号坦克都费劲,面对Ⅳ号坦克就有些束手无策了,直到“十字军”Ⅲ型英国人才终于给它换装了一门6磅炮(57毫米),但这个提升依然难以跟上时代的步伐。“十字军”唯一值得称道的就是其机动性能了,其最大速度为42千米/小时,在战场上的坦克兵们自行解除发动机速度限制器后极速甚至可以达到64千米/小时,这个速度对于当时的坦克来说足以自傲了,不过解除限制器带来的高故障率也是必须承担的恶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克伦威尔”巡洋坦克

在“十字军”之前甚至包括“十字军”,英国巡洋坦克的性能都不怎么上得了台面,不过“十字军”过后的“克伦威尔”系列表现明显就要好得多了。虽然早期“克伦威尔”也只装备57毫米炮,但其正面装甲已经加强至了76毫米,速度还依然能够保持到64千米/小时。而且从“克伦威尔” Ⅳ型开始,就换装了75毫米炮,正面装甲进一步增加至102毫米,虽然速度有所下降,但依然能够超过60千米/小时,性能的均衡提升使其在战场上的作用大大增加。“克伦威尔”系列之所以能够成功,除了技术本身的进步之外,“十字军”在战场上得到的血与泪的教训功不可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早期“十字军”巡洋坦克车体前方还有一个机枪塔

结语

“十字军”巡洋坦克在战场上算不上一款强大的坦克,在美制M3“格兰特/李”以及M4“谢尔曼”投入战场后,其地位很快就被取代。但是在英国得到这些更好的坦克之前,“十字军”无疑是英军装甲部队的主力坦克,虽然不好用但远比没有强,大量的“十字军”为英军稳固北非战局做出了重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