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道二年(1033年),京东和江淮一带闹大旱、蝗灾的时候,范仲淹为了安定民心,奏请仁宗马上派人前去展开救灾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谁知仁宗不理睬他,他便质问仁宗:

“如果宫廷之中半日停食,陛下该当如何?”

仁宗惊然惭悟,马上让范仲淹前去赈灾。范仲淹归来的时候,还带回几把灾民充饥的野草,送给了仁宗和后苑宫眷“试吃”。

范仲淹多次大胆上书批判刘太后干涉朝政,朝廷对此降下诏令,贬范仲淹离京,调赴河中府(现在的山西省西南永济县一带)任通判。

秘阁的僚友送他到城外,举酒饯别说:

“范君此行,极为光耀呵!”

三年之后,刘太后去世,仁宗把范仲淹召回京师,派他做专门评议朝事的言官一右司谏。有了言官的身份,范仲淹上书言事更无所畏惧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仁宗废掉郭太后的时候,范仲淹与御史台官孔道辅等人正直谏言,不料,第二天仁宗降诏贬他到江外去做知州,并催他即刻离京。孔道辅等人也或贬或罚无一幸免。

城郊送别的人不是很多,但仍有人举酒赞许说:

“范君此行,愈为光耀!”

有人笑他好似不幸的屈原,他却认为自己更像孟轲:

“分符江外去,人笑似骚人。”
“轲意正迂阔,悠然轻万钟!”

宋仁宗多次催促范仲淹拿出一个民族复兴的方案,范仲淹琢磨了很久,才拿出一份《答手诏条陈十事》。虽然范仲淹绞尽脑汁凑够了十件事,图了个吉利,但他讲的其实只有一件事:整顿吏治。

于是,范仲淹让“中组部”和“中纪会”联合办公,派了一批高级官员(按察使)奔赴各地,考察官员情况,自己坐镇中央决定任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范仲淹看到宰相吕夷简广开后门,滥用私人,就绘制了一张“百官图”呈给仁宗。他指着图中开列的众官调升情况,批评吕夷简。

吕夷简不甘示弱,反讥范仲淹迂腐。范仲淹便连上四章,论斥吕夷简狡诈。对此吕夷简诬蔑范仲淹勾结朋党,离间君臣。

范、吕之争的是非曲直,不少人都看得分明,偏偏吕夷简老谋深算,善于利用君主之势而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西夏崛起,老是骚扰大宋边疆的时候,仁宗派范仲淹去镇守延州。范仲淹刚到不久,西夏便不敢惹事了,因为有传闻说,范仲淹“肚中有数万甲兵”。

“大肚子”范仲淹刚到延州的时候,执法很严格。

有一次,他偶然遇到四个士兵闹事,竟然在审讯之后,将四个人押到军前,执行了失传多年的腰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的狠角色,不仅大宋士兵怕,西夏士兵也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