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中国的近代历史是一部落后挨打的屈辱历史,这很大程度上是源于科技实力的落差,因此,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观点。近代以来,西方世界通过率先进行工业革命,实现了生产力的大幅提高,国力、军力皆不可同日而语。通过对内进行政治经济改革和对外进行扩张侵略,在铁与血的征伐之下,西方列强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并借此在后来的数百年间成为世界的主宰。

在人类步入20世纪后,西方世界的主导势力再次发生变化。通过两次世界大战,传统意义上的西方强国——英法德走向衰落,而本土未受战争影响的美国则果断抓住机遇,通过一系列手段攫取了巨额财富,作为新兴资本主义强国而崛起,就此开启了二战后美国独领风骚的时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的成功,很大程度要归结于它对人才的追求。上世纪四十年代,正值自然科学飞速发展的时间,欧洲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科学家。但因为战争的原因,他们中的许多人被迫离开欧洲,美国则敏锐地抓住了这一机会,大力引进因为战争原因四处避难的各国学者及专家,比如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他正是因为担心纳粹德国的迫害而离开欧洲前往美国,他最终为美国成功研制出原子弹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01

美国有感于过去通过大力引进外来人才,快速提升本国科技与军事实力的成功经验,即使在二战结束后,依然坚持持续引进各国物理领域的优秀人才,并且这一政策至今没有改变。因此,即便美国在世界范围内横行霸道,欺压他国,世界各地的反美情绪持续上扬,还是有大量核优秀科研人才前往美国深造学习,并最终定居该国。比如本文的主角,我国物理研究领域的天才级人物,尹希。他因为高超的专业天赋和才能被美国方面所看重,哈佛大学为挽留他甚至不惜打破了三百多年的校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尹希,1983年生于北京,从小就显示出了远超同龄人的天分和智慧。当同龄小孩还在四处乱跑嬉戏之时,五岁的尹希,已经能够熟读甚至背诵唐诗三百首了,这实在是个神童。7岁的时候,尹希开始上学了。他在1991年入读小学,令人惊叹的是,这个孩子仅用三天时间就把小学课本上的知识全部学完了。后来还有一次,尹希父亲给他检查作业时意外地发现尹希正在做中学物理相关习题,但尹希明明还是个没有学过物理的小学生。尹希父亲便耐心询问,儿子是怎么学会初中物理的,尹希这才解释道,说自己在高年级上课的时候,站在教室门口短暂旁听,就很简单地记下了这些知识。从那以后,尹希的父母真正认识到了儿子具有常人难以企及的天赋,并开始有意培养,带着他报读北京各种“神童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1993年,9岁半的尹希考入北京八中智力超常实验班,是班上最小的学生。12岁时,尹希以572分的高考成绩考入中国科技大学96级少年班,成为当时中科大年龄最小的在校学生。从小在父母安排下顺风顺水的尹希,终于在大学里遇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那就是究竟是在国内深造就读研究生(硕博),还是留学海外?选择前者的话,他将获得母校中国科技大学给他提供的一笔非常丰厚的奖金,而选择后者的话,尹希则可以接触到全世界最前沿的科技,并获得向更多学术大牛学习的机会。最终,出身优渥的尹希选择了出国深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这样,本着接触同领域高层次人才、学习更多知识的初心,尹希最终决定报读哈佛大学,同时立誓要报答祖国和中科大对自己的培养之恩。与导师商量后,导师对他的决定表示尊重和支持,并为尹希积极联系美国方面,以中科大的名义进行推荐。最终,尹希如愿得到了哈佛大学的考试名额,而尹希也没让老师和同学们失望,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哈佛,同时还拿下哈佛校方2万多美元的全额奖学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2006年,经过数年的努力,尹希完成学业,从哈佛大学拿到了博士学位。就在尹希回国的前夜,哈佛大学突然向他伸出了橄榄枝,希望他能够留在哈佛物理系担任助理教授的职位,这事实上打破了建校300年来的惯例——不许博士生留校进行博士后工作。面对回国进入中科大工作和继续留任哈佛,尹希似乎忘记了自己之前的誓言,而是选择了后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还需要注意到,其实尹希早在毕业之前,便已经在星条旗下宣誓,改变了自己的国籍。后来,留美的尹希在哈佛大学拥有了自己的办公室,并娶了一位美国女性为妻。不过,当中国记者采访问及他是否后悔没有回国时,尹希总是不予作答,只是报以微笑。

结语

今天的尹希继续在物理领域大放异彩,通过多年的努力和钻研,尹希获得了国际科学界的认可。尽管他已经加入美国国籍,但我们依然祝福这颗科学界冉冉升起的新星,毕竟人各有志,我们无法强求。只希望无论他在中国还是美国,都希望他能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全人类造福。

参考资料:《海国图志》《中科大“少年班”40年那些神童后来都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