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历四年(1044年)夏天,台官们忽然声称破获了一起谋逆大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该案直接涉及的是石介和富弼,仁宗不相信,石介和富弼二位更觉莫名其妙。但是,台官却有石介给富弼的亲笔信件作证,而信中又隐然有废黜仁宗之意。石介矢口否认,富弼却惶恐不迭。

其实,此事根本是夏竦一手制造,他暗中买通婢女临摹石介的笔迹,制造假证据。

宰相吕夷简,当初是靠讨好刘太后起家的,太后一去世,他又赶忙说太后的坏话。这种狡诈行径,一度被仁宗的郭皇后揭穿,其宰相职务被罢免。

但吕夷简在宫廷中的人脉关系依然根深蒂固。不久,他便通过内侍阎文应等重登相位,又与阎文应沆瀣一气,借仁宗的家庭纠纷,企图废掉郭皇后。

当时坠入杨美人、尚美人情网的仁宗皇帝,就下诏废掉了郭皇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代商品经济发展较快,商品流通中需要更多的货币,而当时铜钱短缺,满足不了流通中的需求量。

当时,四川地区通行铁钱,铁钱值低量重,使用极为不便。而一铜钱抵十铁钱,每千铁钱的重量,大钱25斤,中钱13斤,买一匹布需铁钱两万,重约500斤,要用车载。

社会的客观条件需要轻便的货币,这便是纸币最早出现于四川的主要原因。

仁宗时期的进士沈括是个博学多才的大科学家,对天文、历法、物理、数学、医学、音乐无不精通,他最重要的发明,则是用于航海的指南针。

沈括在《梦溪笔谈》一书中记载:

根据他的计算结果,指南针所指的方向是朝南而微微偏东。他把指南针的偏向,叫做磁偏角。英国人到了十七世纪才发现这种现象,比沈括迟了四百多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布衣毕昇是印刷工人出身,发明了陶活字印刷术。当时文化事业发达,大量的印书需要,促成了这项重大发明。

不久,山东农民王祯又发明了木活字印刷术,无锡布衣华燧又发明了铜活字印刷术。

以后,活字印刷术传入朝鲜、越南,十五世纪传入欧洲。德国第一次用活字印刷《圣经》是在公元1456年,比毕昇晚了四百年。

仁宗很重视知识分子,所以那个时代文学艺术事业很发达。

中国古文“唐宋八大家”之中,光是北宋就占了六家,这六家分别是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曾巩、王安石,他们又都活跃在仁宗时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仁宗晚期,富弼、韩琦、文彦博、曾公亮相继为相,欧阳修参加政事,包拯为枢密院副使,司马光入知谏院,王安石入知制诰,真正称得上人才鼎盛,君子满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