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在很多武侠小说中都曾出现,金庸也写过,堪称“天下第一门派”,几乎是武侠的代名词。

现实中,少林寺的武功不仅没有小说描写的那么神奇,也没有寺院宣传的那么厉害。少林武僧的表演,什么尖枪扎喉咙、胸口碎大石、头部碎铁板……不错,这都是真本事,没有辛苦练习就玩不转。但这些玩意根本不是“武术”,也不是“功夫”,更不是“格斗”和“搏击”,就是杂技而已。杂技是用来表演的,不是用来打人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还有形形色色的人打着“武术”旗号干着“杂技”活儿,骗吃骗喝,其中一些人也是“少林寺”的。

看清了少林寺在现实中的真面目,就见不得它在小说中过于厉害。金书中有“天下武功出少林”的说法,说什么“天下武功多多少少和少林有点关系”,又说少林寺千百年来都是武林领袖。这就扯蛋了。

因为对少林的过分推崇,金庸把书中的第一高手分配给少林寺,是为扫地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少林寺作为武侠作家们通用的门派,写的多了,也就俗了。若武侠小说动不动就是少林,那有什么意思?

金书15部,以五大超长篇(天龙、射雕、神雕、倚天和笑傲)为例,我最喜欢射雕和神雕。一大原因是双雕中少林寺几乎没有出场,存在感很弱。特别是在射雕中,少林只是偶有提及。临安云栖寺住持枯木出身仙霞派,不过是少林派的旁支,他自己则武功低微,仅此而已。

双雕时代,少林衰落,新的门派和高手崛起,形成新旧五绝的体系。华山论剑前后三次,九阴真经也抢夺了几十年,都没有少林寺和尚的参与。这样的局面甚好,我就见不得这帮和尚处处插手。感谢火工头陀!

金庸中后期的《倚天屠龙记》、《天龙八部》和《笑傲江湖》,文学水准或许高于双雕,但在绝大多数读者最关心的“故事”和“人物”这两个指标上,却不如双雕格调高。原因很简单:里面有少林寺,而且分量很总。

三书中,少林寺不仅高手众多,而且是诸多重要事件的发生地,还至少开过一次武林大会,大战一场接一场。这在双雕时代不可想象:去你这帮秃驴家里干什么?我闲的没事干了?

《天龙八部》里,比起少林寺,我更喜欢天龙寺。《笑傲江湖》中,比起少林派,我更喜欢恒山派。

神雕作为射雕的续篇,眼看就要把射雕“没有少林寺”的优点传承下来了,谁知结尾时少林寺的大和尚还是出场了。这固然是为了引出《倚天屠龙记》的故事,却也降低了神雕的格调,终究不及射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中配图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