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事别总寻思换工作,韬光养晦和守成创新是你应该考虑的事情! ——吉大秋果

网上有一个描述不同年龄段的人对于“辞职”的不同态度的段子:70后——什么是辞职?80后——给的多就辞职!90后——让加班就辞职!95后——老板不听话我就辞职!!挺有意思,能说明一部分现在年轻人的职业观,这个也正常,年轻人的价值排序肯定跟我们这些“老年人”不一样的。70后的爹妈是40后,中国最苦逼的一代人;95后的爹妈是70后,中国最富有的一批人。所以单纯拼爹妈70后也是不敢辞职的。95后上班之后房子车子爹妈都给预备好了,也没什么压力,所以如果工作体验不好也说辞职就辞职了。

今儿个要说的跟这个事情有关,疫情来了,而且是全球范围的,经济衰退肯定是必然的了,虽然国内的疫情控制住了,但是国外现在还不行。只要国外没控制住,全球的生产链、消费链就都是断的,所以经济形势肯定是不好,至于不好到什么程度,不好说!但是要想看明白这件事情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不用那么精准的知道经济衰退到什么程度,只要记住一个数字就行。

原本国家将2020年经济增速的目标定在6%,这个数字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从教育的角度来看,只有经济发展的速度如上,才能有足够的空间容纳每年从高校毕业的学生,否则,你们毕业了就会失业(从整体意义上来看,而不是从个别人的状态上来看)。但是突如其来的疫情,经济发展肯定会受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也一定会受影响,也就是说,很有可能不会有那么多岗位需要人,大量的毕业生闲置,过剩……所以,你会看到今年研究生招生还没开始,国家已经决定扩招18.9万,这也是希望高教系统能够吸纳更多的毕业生缓解社会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无论如何毕业生还是要毕业的,那么这种情况怎么办呢?从我个人的经验来看,我也算是从97年东南亚经济危机、08年经济危机一路看过来的人。有一份跟自己期望差不多的工作就签吧,不要随意解约,尤其在下一家没落听(谈妥,定下来的意思)的时候。因为有可能你这边一解约马上就有人顶上,然后其实你下一家也很难接受你。

那些往届的毕业生,根据就业的规律,每几年会有一个职业的小疲劳,审美小疲劳,职业小倦怠。这个时候你就会琢磨着跳槽,换工作。先打住这个想法,以前经济形势好的时候可以任性,这个时候你要跳槽必须要考虑大环境,行业流动性估计不会那么好。所以,你最好收起你的小疲劳和小倦怠,好好守住这份工作,尽量思考一下你的问题是不是非得跳槽才能解决。

那么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要干什么呢?苦练内功啊,等待春天的到来啊。其实就我们来看,有些问题不是跳槽能解决的。如果你觉得职业发展受限,你需要做的是提升自己,否则就是到了新平台,无非就是趁人家有用人需求的时候提高点价码而已,你自己的能力其实没有太大的增量。所以,在这个冬天,希望大家多思考一下怎么能够提升自己的能力,韬光养晦,甚至可以考虑一下在现有的平台上如何突破自己,引领自己走到一个事业的新高峰,而不一定非要跳槽,换工作的。

你可以像本果一样,开个公号顺便做个网红,研究一个自己喜欢的问题,也挺好的,我也没跳槽啊,我也还在老老实实做个大学老师。为啥要跟大家说这些,是因为人的一生中总有几次不想干了,不想做眼前这份工作了,本果也有过这种感受,但是这都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重要的方式是找到自我实现的方式,是不停地思考自己擅长做什么,发展自己的潜力,人的平台和空间有时候是自己想象和创造出来的,不能光依靠改变平台和工作环境来改变自己,尤其是在经济大环境如斯的情况下。

多思考,多修炼,少琢磨跳槽的事,至少现在不是个好时候!当然我说的这种情况不适合某些极其优秀的行业大牛,您随便挑,随便跳,只要不跟我抬杠就好!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源自女教授跟生活的死磕 ,作者吉大秋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了解更多学术内容请关注“壹学者”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