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不褪色,哪里有需要,就出现在哪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我市广大退役军人主动请缨,冲锋在前,组建抗击疫情志愿服务队,奔走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用行动诠释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军人本色。

一声号令,动若风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延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迅速反应,向全市退役军人发出了《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的倡议书,积极动员他们参与到疫情防控战斗中来。

广大退役军人第一时间响应当地党委政府号召,自发组成退役军人先锋队,设立退役军人先锋岗,协助社区、村组守路站岗,轮流值守在疫情防控最前沿。

“我请战!”“我报名!”“我是退役军人加我一个!”……1月31日,一条条退役军人防疫志愿者队伍报名“接龙”的消息,在宝塔区退役军人微信工作群中刷屏。

随即,宝塔区348名退役军人及优抚对象“志愿者服务队”成立,队员们迅速冲锋到第一线,与村组干部、社区居民组成“护卫队”,24小时轮班奋战在抗疫第一线。其他县(市、区)也迅速成立了“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8000余名退役军人主动投入到疫情防控队伍中。很快,一面面鲜红的旗帜飘扬在街头巷尾,一群群“迷彩绿”涌现在疫情防控最需要的地方。

交通卡口、城市街道,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退役军人忙碌的身影。

冲锋在前勇于担当

社区和农村是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道防线,也是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在疫情面前,退役军人志愿者按照各级防控指挥部要求,坚守岗位,时刻准备冲锋陷阵。

退役军人吴世红是宝塔区南市街道办杜甫川社区的一名工作人员,疫情期间,他负责武汉等地返乡人员登记和监控工作,对辖区内出现的疫情或疑似病例进行登记上报,同时,还负责辖区内公共场所的消毒工作。“5+2”“白加黑”是他的工作模式,白天摸排登记、消毒,晚上统计上报,容不得丝毫马虎。工作中,看到有些群众防护意识差,他就不厌其烦地宣讲政策,宣传防控工作的重要性,直到群众理解为止。

今年2月,辖区内的胜利小区出现疑似病例,其所在的单元楼需要封闭。由谁给单元楼里的居民送物资,成为了一个难题。“我去,我是退伍军人。非典期间,我也给居民配送过物资,有这方面的经验。”关键时刻,吴世红挺身而出。成为胜利小区单元楼居民物资的配送员后,吴世红更忙碌了。每天从早上6点多,一直忙到晚上10点。

像吴世红一样积极投入疫情防控的人还有不少。延长县罗子山镇芙蓉村七旬退役军人李继安严把村口,春节期间不让儿女回家探亲。退役军人、宝塔区万花山乡光华社区党总支书记薛明第一时间接到抗疫工作任务后,就带着干部马不停蹄地进小区、进家户排查登记。三天时间,他们爬楼梯、进户宣传、排查登记,共排查辖区内的24个小区、8000多户居民。吴起雷霆应急救援队组织救援队人员对县城各个小区进行消杀,协助城市社区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对居民小区进行管控。

退役军人事务局派驻安塞区高桥镇乔庄村第一书记李想正月初六一大早就来到村上,开始村里的防疫工作。为更好防控疫情,他组织成立了“乔庄村退役军人志愿队”,动员村里的5名退役军人参与排查、劝阻等工作,提出采取“村民网格化管理+党员联户防控”模式,让村里的疫情排查更快捷、宣传更到位、防控更有效。

捐款助力彰显大爱

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每一名退役老兵的心,他们纷纷慷慨解囊,踊跃捐款捐物。2月19日一大早,87岁的军休干部李廷山来到甘泉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捐赠1万元现金,希望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出一份力。

子长市76名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参与为支援本地及湖北省疫情防控捐款活动,累计捐款3.52万元。吴起县31名原8023部队93年退役军人自发组织捐款,购买物资,将8000元的慰问物资先后送往县疾控中心、县医院、延志吴高速吴起出入口疫情防控临时检查点。43名吴起籍1977年入伍的退役军人及23名越战老兵,为全县疫情防控一线捐款1.09万元。富县部分退役军人自发募集到现金1.15万元,将这些资金用于采购短缺医疗设备及物资,支持和帮助一线医护人员。

延安爱国拥军协会倡议会员积极参与疫情防控。据全国退役军人工作模范个人、延安爱国拥军协会顾问高树丽介绍,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协会会员自发募捐10万余元,用于购买口罩、消毒液等抗疫物资,目前都已送到市区一线抗疫工作人员手中。

截至3月16日,全市退役军人已累计捐赠现金27.3余万元,还捐助了大量防疫物资。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和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忠诚的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