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盏灯,文艺宗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球通史》

[美]L·S·斯塔夫里阿诺斯

随感

这一章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大致梳理脉络,现代化路上,意大利商人因为成为艺术家的资助者而开启文艺复兴时代,当然教会的人心大失、随印刷术的全欧洲传开使这件事有了更深远影响力。

而在北欧,影响宗教多于文艺,人们无法忍受教会剥削、国王贪图教会财产、教会自身纷争,使得统一的教会被各种教派分裂开来。

这二者都在把权力从教会转移给国王,为现代化民族国家的建立伫立。

笔记

第五编

公元1500年以前

诸孤立地区的世界

第20章 | 扩张中的西方文化 |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现代化

5.20.1现代化

经济学家:人类通过这一过程将增强对外部环境的控制能力作为提高人均产量的手段。

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特点,对民众的唤醒和激发、对现在和未来比对过去的更大兴趣,一种把人类事务看成是可以理解的而不是受超自然力量控制的趋势和直至近些年才建立起的对科学和技术益处的信赖。

5.20.2现代化→优越的经济和军事力量,社会政治的内聚力和推动力→支配地位。

文艺复兴

5.20.3“文艺复兴”术语由15th知识分子创造,因为他们相信,他们的时代代表了继“黑暗时期”即他们所称的中世纪之后古典文化的再生。

5.20.4今天的历史学家已经不再认为这是中世纪的漆黑一团和文艺复兴的炫目明亮相对立的一个时期。事实上,中世纪人们对古典的兴趣并没有完全消失,相反,中世纪的某些特征在文艺复兴时期还表现得非常明显。因此现代历史学家虽然没有丢弃“文艺复兴”这个熟悉的术语,但是现在,却把它定为从中世纪转向现代文明——即大约从1350年到1600年——的一个过渡期,而不是一个明显的断代时期或转折点。

5.20.5大多数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和文学关注的中心都是人——文艺复兴时期的新人,他或她是自身命运的塑造者,而不是超自然力量的玩物。

5.20.6利昂·巴蒂斯塔·阿尔贝蒂:“人们只要想做,没有什么做不到。”剧作家、诗人、文艺批评家、风琴演奏家、歌唱家、建筑师、数学家、考古学家、跑步+摔跤+登山运动员。

5.20.7教会不再是唯一的资助人,艺术家们受到鼓励,把注意力转向不同于传统的圣经主题的事物。乔托,自然主义,马萨乔,透视法,强调光影、景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20.8文艺复兴衰落,一个原因是1494年法国入侵,引发了其后数十年欧洲各列强卷入战争,并使意大利遭受了严重破坏。更基本的原因是达·伽马1498年5月22日在印度加尔各答港的登陆使意大利遭受的经济打击→商业衰退、工业衰退,文艺复兴经济基础不存在。

文艺复兴的遗产

5.20.9文艺复兴,意大利文学和艺术领域,北欧宗教和道德领域。德国画家丢勒、霍尔拜因,芬兰画家凡·艾克、皮特·勃鲁盖尔(农民日常生活,反抗西班牙人在荷兰的统治《无辜平民大屠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20.10 大量印刷品引起大众对政治和宗教问题的焦虑,也刺激了早期现代历史上全国性文学流派的发展。路德《圣经》→德国现代文学;詹姆斯国王版《圣经》和莎士比亚→英国现代文学;西班牙塞万提斯《堂吉诃德》民族语言;法国拉伯雷和蒙田充当这一角色。这些文学创作的重要性在1653年法兰西学院建立时无疑得到了承认,建立这个学院的目的是正式规定民族语言的词汇和语法。

5.20.11对人的重新强调和对人所能取得的成就的重新强调显然比之前的中世纪观点更能导致海外扩张。

5.20.12欧洲的文艺复兴并不是以科学为导向的。其代表人物对美学和哲学精神的重视更甚于客观主义和怀疑主义。坚持崇尚和相信不可知幻想的事物。

5.20.13“新知识视线”迅速扩大的刺激作用,并不说明1500年以前欧洲向外扩张的根源,更多的是说明1600年以后知识爆炸所提供的推动力和不可抗力。

德国宗教改革

5.20.14其中一个因素是14th“巴比伦监禁”事件削弱了教皇的威信。14th末“教会大分裂”,两个教皇,一个在罗马,一个在阿维尼翁,各自宣布是圣彼得的合法继承人,并把对方逐出教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20.15政治因素,北欧国家中民族观念的增强和与此相关的各国“新君主”的出现。君主和平民日益把教皇看做外国人,垂涎教会地产和各种可动产财富。

5.20.16双方的斗争毫无结果地拖延着,直到签署《奥格斯堡和约》才告结束,该和约赋予德国国王选择天主教派或路德教派信仰并将其强加于他们的臣民的权力。

德国以外的宗教改革

5.20.17《奥格斯堡和约》为各种异端学说的涌入敞开了大门。加尔文教派、再洗礼派,胡格诺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圣巴托洛缪惨案

天主教改革

5.20.18不仅仅是一场反新教运动,与新教改革相似的一场宗教改革运动。

5.20.19教会中的改革者对发动一场针对新教徒的反抗运动犹豫不决,担心会造成西方基督教世界不可挽回的分裂。教皇长期无视路德,认为他仅是过去众多批判家和异教徒之中一个,总是会被镇压或转化过来的。直到16th末,教皇保罗三世和他的3个继任者主持罗马教会时,天主教教皇才意识到新教的重要性,并采取了适当的措施——特伦托会议,耶稣→消灭新教、传播到外国。

5.20.20罗耀拉《属灵操练》。

宗教改革的遗产

5.20.21迫使争论不休的各宗教派别接受这样一个事实:任何一个教会想要获得全世界的垄断地位都是不可能的——从此,各教派逐渐接受和履行宗教的宽容;这是一个十分缓慢且争论不休的、以致至今仍未完全完成的过程。

5.20.22对妇女地位的影响力方面也是含糊不清的,新教拒绝接受禁欲,但反对通奸,家庭中丈夫首位,但罗拉德派等认为离婚自由、可以工作→性自由。

5.20.23把中世纪统一的教会拆散成大量当地的地方性教会,它们都有世俗统治者控制→权力由教会向政府转移→现代民族国家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