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鼓手

“世俗就学,即授《千家诗》,取其易于成诵,故流传不废。但其诗随手掇拾,工拙莫辩,且止五七律绝二体,而唐宋人又杂出期间,殊乖体制。因专就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择其尤要者,每体得数十首,共三百余首,录成一编,为家塾课本,俾童而习之,白首亦莫能废,较《千家诗》不远胜耶?彦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请以编验之。--唐诗三百首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蘅塘退士忽然看到了《千家诗》以及当时儿童教科书的随意与拙劣,于是产生编撰《唐诗三百首》的想法,并加以实践。我没读过关于《唐诗三百首》这本书的编撰过程和普及过程书籍,我想对《唐诗三百首》追踪溯源的文章一定有。我又想,即使有也可以不用去读了。我想象《唐诗三百首》这本书的编辑,推广,普及,一定非常顺利,我觉得用势如破竹形容应该不为过。因为蘅塘退士读懂了中国文化之后,水到渠成地完成了这件中国文化珍品。

我不是在说中国悠久的文化传承中在诗歌这部分就只有“诗三百”我只是在说我的孤陋寡闻。即使我们真的只有这三百首诗,我认为我们也已经足够富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我们把《唐诗三百首》划归祖先的精英诗集,那么我们就会有一个比较,还会产生一个目标。

我们简单地设想一下,即你我是现代的蘅塘退士,当我们大致了解了近代中国文化后,(还是说近代中国诗歌吧,文化的范围太广,内涵更深,我觉得自古而来没有谁可以对文化洞察秋毫,古今中外。)那么我们不妨为我们的现代诗编辑一本小册子;首先我感到白话文以来,时间虽短,但是我们现代诗的创作量有可能已经超过了唐宋诗的总量,所以我们到了产生一个蘅塘退士的时候了,或者我们干脆把蘅塘居士老先生请回来,请他在为我们编一本现代诗《三百首》,哪怕三十首也成。

如果让我编选现代诗三百首,像唐诗三百首那样的,我只敢自认才疏学浅,不敢妄为。 如果请蘅塘退士编选呢?琳琅满目的现代诗文,忽然让老先生瞠目结舌,或者目瞪口呆。老先生一定会叹息很多人生不逢时。

当他撑着戴望舒的那把伞走在徐志摩的康桥之上的时候,心中难免愤怨不平,因此会对被他排在唐诗三百首之外的那些诗人感到愧疚。他忽然发现,做一个现代著名诗人原来举手可得,一首诗就能达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白话文作为现代中国现代文化的一部分,它的出现就像是当年的《唐诗三百首》一样,是被时代呼唤而出的,所以我们不必对古人自叹佛如,白话文是天之骄子中的精英,是《唐诗三百首》或者任何语文形式都无法比拟的,我们手中有一支有史以来最瑰丽的笔,我们只是缺少一点人间挚情。

在我们现在的生活中还没有“诗”或“文”,有的只是尝试和探索,这对我们来说有两重影响,首先我们会感到紧迫,其次我们会感到浪巅在前面。

到达浪巅即是我们的目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