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舱医院关门大吉一个多月后,曹大姐的故事才终于被曝光:原本是武汉一名普普通通的公厕保洁员,疫情爆发后,主动申请前往普通人避而不及的方舱医院,以最不起眼的方式抗疫在一线……

那个时候,我们都已经知道了新冠病毒可以通过气溶胶和粪便传播,那么方舱医院的公厕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一度导致方舱医院的公厕保洁,无人敢去。

这种工作量原本在平常已然是常人难以接受,何况她还穿着厚厚实实的防护服,戴着紧紧实实的n95口罩,时间一久,很容易出现缺氧、头昏脑胀、肺不适等现象。

如此,已令千万人自叹不如。可在曹大姐看来,她所做的不过是分内事,她是这样说的:

大多数人还不知道一个事实:在国外,真的不是所有人在大街上找厕所,都像我们一样那么容易。

也正因此,几乎百分之95的纽约人不愿到公厕去,情愿一直憋着,直至回家。而这种烦恼,在中国根本不会出现,甚至每每到了公厕,还有种“富丽堂皇”的错觉。

点击‘关注’,我想用最动情的文字,带你领略这煌煌盛世、人间百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两个多月以来,我们听了太多关于抗疫英雄的故事,每一次回顾也总能令人心头一震,声泪俱下,只是还有一些“厕所保洁员”,几乎无人提及。

你怕不怕死?

她决定前往方舱医院时,正是疫情最为紧张的时刻,整个武汉被黑暗包裹,方舱医院更是处于“风暴中心”,眼看着成千上万的医护与志愿者源源不断涌入武汉,硬生生用双手在黑暗中撕开一道光亮。

而她,想让这道光亮的口子更大一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这样,曹大姐起了榜样作用,她是公司第一个报名的,想法也很简单:

我们每天都要工作,在这里也是驿站,在前方也是驿站,在哪都一样。

有人问她:“怕不怕?”

不害怕是假的,人都是怕死的,我当然也怕。

事实上,早在报名时,曹大姐已然做好了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准备。人都是血肉之躯,对死亡有着本能的恐惧,何来不怕一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怕家人担心,她从进入方舱医院那一天,一直到方舱医院关门大吉,从未敢与家人提及,直至今天,家人仍被蒙在鼓里。

你怕不怕累?

曹大姐在方舱医院干的活,是最脏最累的。

首先是工作量,已然无法用大来形容。她所在的方舱医院,户外设置了大约100多个移动厕所,病人需要多喝热水多排毒,为防止怕病毒传播,这100多个厕所需要时刻保持干净,因此这里几乎比病房更为忙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她每天的工作,便是跟在病人后边,等他们从厕所出来后,立即上去清洗完毕,下一个才能进去。

这些事总要有人做的,我不做就没有人来做了,那武汉的病怎么好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她眼里,那些在病房内抢救病人的医护才是真正从天而降的英雄,自己真的不算什么:你们尽管放心抢救病人,洗厕所交给我!

在我眼里,她也如那些从天而降的英雄一般,挺身而出,迎难而上,无谓生死,令人心生敬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英雄从不论职业,这场灾难面前,每一个迎难而上、挺身而出的普通人皆是英雄,曹大姐也是。

并非所有国家找公厕,都和我们一样容易

其实,在平日里我们真的很难注视到曹大姐这类人群,公厕清洁员、医院清洁员,在往日的煌煌盛世下,她们几乎被埋在了尘埃里,很难引起匆匆行人的注意,他们的工资很低,只有2000元到3000元不等,却做着无人愿做,最脏最累的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例如在美国纽约,这个拥有800多万人口的超级城市,公厕数量却只有约2000个,也就意味着,你在逛街的时候,突然想找公厕上厕所,无异于大海捞针。即便是运气爆棚,找到了一个,那么你看到的大概是这样子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或者这样子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瞧,就是这些一群不被我们重视的人,却一直在为我们解决着最为尴尬的难题,却从来没有要求过什么,只是拿着微薄的工资,默默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淡于人们的视野之外。

只希望,她们的辛苦付出,能够得到我们所有人的尊重,哪怕是一个善意的眼神,一个嘴角微微上扬的微笑;

只希望,她们能够被这世界温柔相待,余生能够细品这人间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