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月8日,一篇由英国和德国学者共同撰写的论文,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上发表,文章题为《Phylogenetic network analysis of SARS-CoV-2 genomes》,第一作者为剑桥大学的Peter Forster博士。
论文内容显示,研究人员按照进化关系,将新冠病毒变种分为A、B、C三类,A类和从蝙蝠、穿山甲身上提取的病毒最为相似,更多的发现于美国和澳大利亚受感染者,研究人员称A类病毒为“爆发根源”(“the root of the outbreak”)。B类毒株是中国境内的主要类型,C类在欧洲大规模传播,亚洲地区的香港、新加坡、韩国也出现此类型。
因为A类毒株与蝙蝠身上的冠状病毒最为相似,研究人员认为,该类型是在人类群体传播的原始类型。
研究发现,在武汉的病患样本发现了A类病毒,但是大规模传播的为B类。令人惊讶的是,在武汉居住过的美国人身上发现了A类病毒,来自美国和澳大利亚的病患体内也发现了大量的A类病毒。中国乃至整个东亚范围内,传播最广泛的是A类病毒的变异体,即B类病毒。
最后一种C类病毒,是欧洲的主要类型,在法国、意大利、瑞典和英国的早期病患中都有发现。160个样本中,中国大陆地区没有出现该类型病毒,但在新加坡、中国香港、韩国地区有发现。
从论文给出的传播路径网络图与专家的结论看,与原始毒株最为相似的A类病毒,在武汉虽有出现,但并未广泛流传,其变异体B类,在中国境内乃至东亚大范围传播。A类型真正扩散地区,是在美国和澳大利亚。欧洲传播的C类型病毒可能是东亚B类型变异过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