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记得2019年过年前,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贺建奎因“基因编辑婴儿”违反法律和伦理道德,而受到了法律的制裁和各界的强烈谴责。

基因编辑的这对双胞胎名叫露露和娜娜。由于这对双胞胎的一个基因(CCR5)经过修改,她们出生后就能天然抵抗艾滋病HIV病毒。这一消息迅速激起轩然大波,震惊了全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我们为什么要反对基因编辑?

有人会说基因编辑可以改善人的免疫力,从而减少犯病。有人说基因编辑可以使人更加强大,犹如绿巨人。有人说,经过基因编辑,人或许能进行光合作用,晒晒太阳就管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真的,好处太多了,不胜枚举!

但是我们全世界所有国家为什么明令禁止基因编辑用于人类自己呢?这出于什么样的考虑呢?

原因有二:

一是基因编辑将造成人类社会的不平等。如果放开基因编辑,那么以后孩子的基因是否优良,就不一定取决于父母亲的基因了,很可能跟钱权挂钩。谁的权力大,谁的地位高,谁钱多,谁的孩子会更优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显然加剧了人类的不平等。而且阶级固化将更难以打破。发展到最后,或许就会出现超人类和普通人类的区别。禁止通婚将会加剧他们之间的血缘关系。因为他们之间基因差异非常大,很可能导致生殖隔离,即此时他们就不再是一个物种。一个物种奴役另一个物种的例子比比皆是,普通大众或将成为奴隶,更甚至与畜牲无异。

这显然是一个可能的发展趋势。而我们普通大众将彻底成为弱势群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是基因编辑的不可控。目前的手段并不能精准修改哪一个基因。又由于细胞内各种代谢活动实在复杂,很容易牵一发而动全身,导致编辑的婴儿出现各种不可预料的变异,当然变异绝大多数是有害处的。

二,为什么说基因编辑和基因工程有不可控的因素?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基因工程操作过程,一边再分析,哪地方不可控。

以让大肠杆菌产生人胰岛素为例,来看看多不靠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我们要找到目标基因,比如人胰岛素基因。它就在我们体细胞的细胞核中。而且人约有40000个基因。我们要使用剪刀(DNA限制性内切酶,下面称限制酶)把目标基因剪切下来。可惜,每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特定的DNA序列,再从中剪开。因此这一步,你显然不知道自己到底切下来哪些基因片段!

2,再用同样的限制酶切开质粒(小型的环状DNA),这样是为了让它们的切口都一样,可以自然而然地互补粘合在一起。

然后将含有目的基因的溶液和含有质粒的溶液混合,以期望目标基因和质粒组合在一起。

下一步就是把粘合在一起的两段或以上的DNA(或许是我们期望的目标基因和)用DNA连接酶(针线)将它们缝合在一起(催化磷酸二酯键形成)。这样重组质粒就做好了。很显然,这个过程,是很看运气的。当然,只要处理的量够大,所得的重组质粒中也会有大量我们需要的那种含有目标基因的质粒。

3,下一步就是转化了。用钙离子使大肠杆菌成为感受态细胞,这样它才能吸收溶液中的重组质粒。当然,大肠杆菌吸收了哪一种质粒,这个得看天意。还是要以量取胜,材料处理的多了,得到我们想要的那种能生产胰岛素的大肠杆菌数量就上来了。

4,之后就是不停地一代一代地筛选,哪群大肠杆菌能产出胰岛素,就要哪群,不产生胰岛素或产生的比较少的大肠杆菌就淘汰掉。

从以上操作过程可以看出,基因工程有很多的不可控因素。虽然现在技术更加成熟,可以大大提高成功率。但不合格的大肠杆菌比例仍然占大多数。

基因编辑也是一种基因工程,要比上面的方法更加精确。但是也能定向控制个体的性状。

如果把大肠杆菌换成婴儿呢?是不是特别残忍?人类能对婴儿做到“优胜劣汰”吗?

显然是不能的。

三,基因编辑用于动植物等其他生物,而不由于人类,可能导致什么?

理论上,我们人类科学家可以把任何生物的任何基因,加以修改,并且可以导入其他物种的细胞中进行表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基因工程过程的不可控,我们也不知道改造的生物会出现哪些变化。

或许有一天会出现比人力量更强、智商更高的动物也说不定。人类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掌握着“进化”,我们不停地改造着其他生物,却唯独不能改造自己。恐怕别的生物的进化加快了,人类还在按照之前的速度。

这最终的结果会不会导致我们人类的霸主地位被其他生物取代呢?我想这个概率还是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