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很简单:杨坤在自己的直播中说“《惊雷》这首歌太恶心了,要歌没歌,要旋律没旋律,要节奏没节奏、要律动没律动,难听!俗气!”之后杨坤老师再发视频亲自示范吃大蒜就咖啡,再次回应:大蒜咖啡都喜欢,但是《惊雷》就算了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惊雷》的作者mc六道却自信满满地回怼说这首《惊雷》比杨坤任何一首歌都红,有很多人喜欢他这首歌。在几个音乐平台《惊雷》这首歌的评论数的确都已过万,当然,不可否认杨坤diss这首歌也让很多人对这首歌充满好奇,无形中也为这首歌增加了曝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坤老师说得有道理吗?我觉得没毛病。

不知为何,mc这俩字母放在一起就让我想起那些穿着勒蛋裤、梳着锅盖头、脚蹬豆豆鞋、身穿印着超大LOGO衣服的社会摇们。在一些视频平台,像《惊雷》这样的喊麦作品播放量很高,千篇一律的节奏,东拼西凑、强行押韵、驴唇不对马嘴的歌词,但却有很多拥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喊麦可以说是土味儿文化的集大成者。用正常的听觉审美怎么也不能理解为何这样的东西会有那么多人喜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没有一双坚强的耳朵,你很难听完整首《惊雷》,“惊雷,通天修为天塌地陷紫金锤,紫电,玄真火焰九天悬剑惊天变”莫名其妙不知所云的歌词,让mc六道完美继承了mc天佑的衣钵,眼看就可以轮回了。

但就是有很多人喜欢《惊雷》,如果你不能理解,那是因为你对中国还不了解。中国太大了,有些群体你可能无法了解更无法理解,他们也许从小就没有机会接触好的音乐,听觉世界里不断被填充进一些垃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他们自己看来喊麦就是他们最可口的精神食粮之一,而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样一些人又形成了自己的圈子,在审美上更加封闭。

他们的精神世界里充斥着《惊雷》这样的喊麦,他们的耳机里单曲循环着各种mc,就像你每天听肖邦巴赫或者新裤子痛仰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各种mc便投其所好地大量制造这些精神垃圾,因为mc们知道这样的东西做起来比辛辛苦苦打工来钱快。就像mc天佑年入上亿更是激励了众多mc前赴后继投入到喊麦的大潮中。

就像杨坤说的“那也叫音乐?”。在我看来音乐的确不分高低贵贱,但《惊雷》它真的不算音乐,管他是六道还是五道,这些mc都不算是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