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的朋友圈里可能没有微商代购,但一定会有一个最近正在为教主疯,为尹正狂,为《鬓边不是海棠红》哐哐撞大墙的上头女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剧刚播了半个月,豆瓣评分一路高歌猛进挺到了7.6,还登上了华语口碑聚集榜。记得刚开始传出定角消息的时候,不少人都为教主捏了一把汗。毕竟“我要我觉得,不要你觉得”的油腻霸总形象实在深入人心。但剧播到现在,不少朋友都真香了,成了死忠剧粉。晓明哥这次总算去油成功了。

《海棠》为什么这样红?

如果你问追剧女孩们为什么喜欢这部剧?得到的答案可能五花八门,但是客观来看,《鬓边不是海棠红》确实值得一红。理由是:服化美,够专业,能量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服化美不用多说。民国时期的复古西装,精美华丽的西服,婉约秀致的旗袍,每个角色的不同扮相都经得起考究。一眼就可以看出剧组在服化道方面下了功夫。

事实也如此,为了给大众呈现原汁原味的京剧文化,剧组邀请了专业的戏服设计团队,制作了一百多套,租用了一百多套,每一套戏服都是绣上去的纹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够专业则要从两个层面上来说,一方面是演员的专业,几位主创剧中的演技是可圈可点,这才让他们塑造的角色在观众面前真正“立”住了。

而另一方面,作为一个想要弘扬国粹艺术的剧组,剧组在“戏”方面有下苦功。为了拍好这部戏,制片人于正找来90岁高龄的京剧艺术家毕谷云,担任《鬓边》戏曲顾问。除了亲自指导尹正的动作,还让亲传乾旦弟子尹俊、牟元笛作为戏曲指导全程跟组。于正直言:“拍摄《鬓边》不仅得到了京剧院的助力,更得到了中国京剧界的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鬓边不是海棠红》是一部能量强的剧。这几年影视界为了追逐市场,拍了许多所谓“甜剧”“爽剧”,虽是为观众带来一时的轻松愉快,但是输出的内容却往往空洞。而《鬓边》这部剧基于原作的优秀IP,展现了国粹京剧艺术,展示了“京绣”“苏绣”等非遗文化,用现代人能接受的口味讲故事,也就能让人们感受到这些艺术的魅力。除了京剧这条线,乱世中的知己情和民族大义家国气节也令人感动。

我国古典艺术浩瀚丰富,这是文艺工作者们创作的无上养分。当然想要用好这些IP也很难,但只要够用心,够用功,把传统艺术融入现代潮流,观众们自然能够领略到传统艺术的魅力,传统艺术的推广不是一部作品的出行就能完成的,但我们期待有更多这样的作品出现,让我们在领略文化与美的同时,坚定了我们的文化自信。

当我们谈论"耽改剧"时

我们在谈论什么

《鬓边不是海棠红》原作小说是金牌作者水如天儿创作的一部耽美小说,没错,《鬓边》也是一部耽改剧。我们回想起去年夏天一剧就捧出两个新流量的《陈情令》,由此,让我们来追溯“耽改剧”这阵风是怎么刮起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2016年网剧《上瘾》上线,打开了国产耽美剧的新世界,收获众多点赞,屡次登上头条话题,但最终还是在各大网站惨遭下架。

这向创作者乃至观众们释放了一个信号,耽美内容有受众,有市场,但是不能播。那怎样可以播呢?耽改剧这不就来了吗。于是2018年大火的《镇魂》变成了“社会主义兄弟情”,《陈情令》《鬓边不是海棠红》则多少有点“知己情”的意思。还有硬加女主的《热血传奇》,和让角色性转的《SCI谜案集》,只是这种做法无疑会伤害书粉的感情。文学作品IP改编剧集的做法其实一定程度上就是吃书粉红利,如果书粉不买账,作品自然会流失一部分对原著死忠的观众,这样看来,耽改剧也不能瞎改。

耽改剧一定能火吗?

盘点了几部大热的耽改剧,可能有人会好奇,好像耽美题材改编的影视剧,无一例外的都火了,而且还都是大火。

如果你有了这种想法,不如看看下面的统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完这个盘点,想必你就会发现,耽改剧火的是真的火,不火的仿佛就是查无此剧,一点水花儿都没有。

而在今年耽美圈内又传出了一部“名著”《撒野》即将改编的消息,引起了书迷极大的反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原著党来说,大概都希望自己喜欢的小说不要卖出去影视版权,因为怕改编。他们怕什么呢?怕忽然冒出来的新角色,怕那些经典情节被改的面目全非,更怕选角配不上书里的那些“白月光”。而还原书里的同性间的感情情节在现在的创作环境下显然是不现实的,所以这一定会是耽美剧改编绕不过的大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这些剧火了,那些剧没火,观众们看耽改剧到底在看什么?虽然耽改剧无法还原原著中的情节,但是只要主角足够高颜值,足够有cp感,演技再好一些,依然可以给人嗑糖的快乐。同时剧情的格局也会宏大一些,不只局限于主角的爱恨纠葛。

但因耽改剧大红的演员往往也会受到一些局限,热剧带给观众的烙印太深刻,如果未来没有拿得出手的专业技能弥补,早晚会因德不配位被这种“贷款”出的人气反噬。

言归正传,耽改剧成热潮,无论是观众还是编剧都没有错,我们也无法评判这究竟是好是坏。但是我们依然希望影视行业能够迸发出更新鲜的生命力,不再局限于IP改编;也希望我们的作品有更强的艺术价值,输出更有营养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