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神宗赵顼虽然生长在深宫,却是一个有着远见卓识的皇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神宗是一个热爱思考的人,十分喜欢读书,知识渊博。有时他听皇家讲师讲课,听着听着就会问出很多刁钻古怪的问题来。苏辙曾经说过:

“我每回给神宗讲课,就会出一身汗。”

给这样有见地、勤于思考的学生上课,真是不容易。

神宗勤奋好学、谦逊低调,人又很孝顺,具有英明君主所应有的素质。

他的父亲英宗原来只是普通的皇亲国戚,但因为仁宗没有子嗣,所以被选为太子。神宗沾了父亲的光,命运发生了改变。

神宗是英宗四个儿子中的老大,后来他的三弟夭折,剩下的三个兄弟之中,神宗在学识人品等方面都具有压倒性的优势,大臣们一致认为他是皇位的最佳继承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神宗是一个天性好学的皇帝,活到老学到老。

少年的时候,神宗对于汲取书中的营养如饥似渴,经常因为读书搞得觉不睡饭不吃,他的父亲英宗只好常常吩咐内侍喊他去休息。

神宗这种勤学的精神,坚持了一辈子。御聘教授王陶给神宗几个兄弟讲学,神宗领着弟弟赵颢前去拜见王陶,毫无太子的傲慢作风,王陶对其很是欣赏。

英宗驾崩的时候,韩琦等人守候在病床前,等太子赵顼前来继位,不料英宗的手忽然动了一下。

难道是诈尸?

这可把曾公亮吓坏了,如果英宗没死,这事咋搞?

韩琦很淡定,说大不了英宗醒过来做太上皇。可惜的是奇迹没能上演,英宗还是去世了。

因为朝中大臣如此淡定处事,能为稳定大局着想,太子赵顼才顺利登上了皇位,成为宋神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神宗的祖母曹太后是一个很有见识的女子,但她跟神宗的父亲英宗关系一直不好。

有一次,英宗说话得罪了曹太后,曹太后很伤心,哭着跟群臣诉苦,还说都是赵顼(神宗)和赵颢两兄弟的错。面对曹太后的无端指责,神宗没有记恨,而是愈发尊敬曹太后。

神宗的孝顺最终感动了太后,祖孙两人冰释前嫌,相处得十分融洽。

神宗是个孝子,虽不是曹太后的亲孙子,但比亲孙子还要亲。神宗退朝晚了,曹太后会亲自在门前等孙子回来,还经常给神宗送去一些他喜欢吃的点心。

神宗也十分敬老,不仅在日常生活中很孝顺,还会在做出许多重要决策之前,询问祖母曹太后的意见。

神宗受到了来自后宫的压力,因为亲情被束缚了改革的手脚。当神宗要变法的时候,曹太后和皇后哭诉“算了吧”的时候,神宗动摇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元丰二年(1079年)十月,曹太后病重,神宗十几天衣不解带的亲自照料侍奉。曹太后去世之后,神宗茶饭不思,悲痛欲绝,这种真挚的亲情在那个尔虞我诈的宫廷里十分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