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走街串巷栏目介绍:

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故事,那些富有代表性的大街小巷,是我们记忆深处最难忘怀的地方,是经年流转中时光冲刷不掉的回忆。

古老的巷子与旧楼,印证的是时代的变迁和人文发展。望跟随我们栏目的脚步,能唤醒你心中的那份情怀。

“皮薄馅大,灌汤流油”

1986年开的得福包子馆

喜欢它的人一追就是三十多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坐标劳动路,开在西大街东南角

许昌人民的私藏小馆

称得上是这座城的老味道了

吃的是味道,还是情怀

| 三十多年过去了,你还喜欢吃TA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十年会发生什么?

和伙伴们“飞面包”弹珠子儿的熊孩子开始为生活打拼;骑着二八自行车,白衬衣塞进西裤里的少年成长为父亲;喜欢钓鱼,没事儿整点小酒的中年男人,鬓角冒出了白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一家好吃的老店,祖孙三代都会来这里吃,见证着时间的流逝,生生不息。

“感觉没以前好吃了,有点腻”

“太贵了,价格涨了十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无论TA变成什么样,都是一代人最温馨的回忆。

当第一口汤汁流进嘴里,眼前放映出那个青葱岁月中的家人和自己。一家人围着几笼热气腾腾的灌汤包,吃着,笑着,简单又纯粹…

最难忘的就是这一口汤

|纯手工的灌汤包总透着人情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年排队一个小时,连外地人都慕名而来吃的得福包子,是有它魅力所在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用筷子轻轻按压汤包的皮,飘着油花儿的汤汁瞬间涌了出来。而老吃家会先咬一个小口,待热气散出后再嘬一口清亮的汤,真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流水线出来的包子不同,纯手工现包的总透出着人情味

面剂子在擀面杖下旋转飞舞,面皮在老师傅们的手里眨眼间便成形,在时间和温度的催化下,慢慢从蒸笼缝里飘出治愈人心的香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分皮三分馅”,先切块再剁成肉泥,看着稀却不会出水

听上去简单,每次却需要几个小时的时间,才可以把馅做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一笼热气腾腾的灌汤包端上桌时,谁能拒绝得了?

一笼灌汤包,一碗酸辣肚丝汤

| 无论多久,还是对这一口念念不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店里十几种小笼包,最常点的还是三鲜和虾仁。

肉馅软嫩鲜香,虾仁饱满Q弹,咬上一口,嘴里香气四溢。素包子虽然没有丰盈的汤汁,但是韭菜和鸡蛋的鲜依然让人停不下筷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吃包子的时候不配上一碗肚丝汤总觉得缺了点什么

满满的料,够辣够味,一碗下肚,整个人浑身都舒坦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哪天下班累了,不妨再来坐坐

三层,还带包间,喊着老友,配着小酒聊天唠嗑,挺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店名:得福包子馆

推荐:虾仁包子,三鲜包子

人均:30-50元

地址:西大街与劳动路交叉口向南150米路东(文化宫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