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右任像德风堂考藏于右任书法作品欣赏德风堂考藏于右任书法作品欣赏德风堂考藏于右任书法作品欣赏德风堂考藏于右任书法作品欣赏德风堂考藏于右任书法作品欣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提起中国近现代历史不能绕过去的一个人物就是于右任,他一生在诸多方面都建树颇丰,塑造了近现代历史上的传奇。

于右任先生最广为人知的身份是书法家,是“草圣”,是碑体书法传承与创新发展的一代宗师。

于右任先生最被世人瞩目的身份是政治家,是任监察院院长时间最久的“监察之父”。

于右任先生最令人交口称赞的身份是为民立报的“元老记者”,是报业传奇。

于右任先生最让世人赞颂的身份是爱国诗人,诗、词、曲、俱佳。

于右任先生最值得敬重的身份是教育家,一生办学无数,为我国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优秀人才培养作出了巨大贡献。

于右任先生最受人钦佩的身份是革命家,一介书生踏入兵戎,担任靖国军总司令,以一己之力在北方对抗北洋各路军阀,书写了一大军事神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右任,原名于伯循,字诱人,后来改 “诱人”谐音为“右任”;别号“骚心”“髯翁”,晚年自号“太平老人”。 1879年,于右任出生于陕西三原县东关河道巷,祖籍泾阳。

17岁时,于右任便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中秀才,入陕西最高学府——关中书院读书。同学之中有后来的国学大师吴宓、《大公报》创始人张季鸾,三人并称“陕西三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03年,于右任因《半哭半笑楼诗草》,遭到清廷通缉,他只得逃离家乡,前往上海。机缘巧合结识恩师马相伯,进入震旦大学读书。之后去日本考察报业,结识孙中山,加入同盟会。

1906年开始,于右任先后创办了《神州日报》《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等等报刊,在思想闭塞的中国带来了革命的先声,正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如声”,在死水中引起波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0年11月开始,于右任任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一职直至逝世,共长达34年。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之时,于右任被任命为交通部次长,潜心于孙中山先生重视的铁路火车事业,在他就职期间,首创了国内火车夜行的先例,方便了革命党人与旅客的往来,也增加了铁路运输的收入,一举两得。对孙中山,他一直相随,在孙病危之际,参与起草了总理遗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右任先生是一个非常具有人格魅力的人,行事幽默,人也非常随和,对于麻烦什么的,常常一笑置之。早年间,于右任常常背着一个褡裢袋,里面只有两个印章,如果有人来求一字,提笔便写,而后盖章。从不收钱。按理说,于先生的字也算是墨宝了,不说千金,百金也是要的,有人说,因为先生这种送法,“故三教九流索墨者,直如过江之鲫。”送墨宝玩够了,便开始以游街捡漏为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先生一生为国,为官清白,为民国官员之典范。同时为人豁达,兴趣颇多,把自己的人生过得有姿有色,老先生从不为五斗米而折腰,却又为家乡捐赠资产。他一生留下诗词歌赋有千首之多。

1949年,于右任因国民党战败迁居台湾。在台期间,于老先生无一日不思乡,不思念在家乡的妻儿,奈何回不到大陆,只能以诗寄情之。在台湾独居了15年之后,于老先生病逝,享年85岁。他生活清苦,所有的收入都捐给了家乡用于办学和慈善,死后遗物也只有一只铁箱,里面只有副官等人的欠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安市徳风堂画廊以“传承弘扬、诚信求真”为宗旨。长期购、销近现代书画名家作品。当代名家、名人字画订制(带视频或作者本人与作品的合影),帮您免费鉴定字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