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几个关于医护人员待遇的心寒截图在社交媒体上流传,其内容是陕西省安康中心医院对抗疫一线医护人员进行补助的公示。对于补助这件事,本来是件光荣的事,可是因为补贴不同遭到了热议!
医护人员是在抗击疫情一线作战的勇士,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冲锋在前,理应得到精神上的褒奖和物质上的补助。这家医院及时出台对医护人员的补助措施,这一点值得赞扬。但引起热议的原因就出在公示名单上,很多人认为,一线医护人员获得的补助与他们所做出的贡献不相匹配,而不在一线的领导们拿的补助与他们的作用也不相匹配。一线医护人员拿的少,领导们拿的多了。说到底,是谁将一线医护人员的奉献掏空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立医院属行政事业单位 ,有着公益性质但又自负盈亏,缺乏有效监管,本质上属于公司性质 ——院领导是CEO ,科室领导是门主管。有些科室大的都可以算是分公司总经理 ,这样的制度及梯队 ,收入是典型的倒金字塔形 ,因此,不管什么性质的补贴 只要跟领导挂的上钩 按所谓“岗位等级,绩点”划分 领导都要吃一块大的。
医生的收入很高?你不一定了解
这个问题,如果没有任何前提,这句话完全没有价值。
可以保证得来说,高收入者主要还是集中在商业社会、特种技术人员,以及各种管理层。医生,作为一种职业,总的来说没有高收入属性。
从以下我们来做一些分析:
第一、起薪、第一年收入
一般来说,年轻人才议论各自的收入。抱怨最多的当然是刚开始独立生活,最艰难的那一段日子。所以你可能常会听到学医朋友的抱怨,因为他们最开始的时候收入真心很低。
第二、收入的增长的阶段
临床医生的收入较高的时段集中在“医疗组长”身份期间,也就是各位住院时看到带着一群小跟班查房的那个老大,或者大家耳熟能详的“主刀医生”。由于是团队领袖,所以此时的收入一般是医生生涯中最高的阶段。那作为“医疗组长”之前的日子呢?假设最顺利的情况,36岁带组,那28-35岁的年收入从5万开始,一般在10万以下,本身收入较高的科室,加上奖金分配,能逐渐达到10万左右。28岁以前呢?没有工资收入,靠啃老+争取奖学金。除此之外有一百多元/月的补助。如果找个工作了的女朋友,可以先包养一段时间
第三、医生与医生之间的差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你处于不同的处境,收入不能一并混谈
(1)单位差异。且不说中国的医院分三二一甲乙丙等级,即便是三甲医院,差距也是很大的,有的医院是部队医院,医生不仅拿医院的工资奖金,还要拿军队收入。有的医院是地区的龙头老大,总是人满为患,什么病人都首先想到去那里,这种医院往往学科发展会很完善,相应的收入可能也会高一些。而靠近基层的医院基本上收入就不可能高于其他行业多少,就算坏透了吃尽各种灰色收入,最终也高不到哪里去。
(2)学科差距。因为自负盈亏,因为奖金从科室发,所以,收入的不可能是全医院一碗水端平。基本上,效益好的科室,奖金高一些。总的来说,做手术的比不做手术的高。其实在美国也是一样的,收入最高是骨科,其次搞介入的,小儿内科这种叫穷,分布方面中国美国差不多。
(3)地区差异。不同地区收入有天然不同,生活成本的差异也导致对收入高低的感受不同。
(4)职业阶段的差距。北医是比较好的医院,收入必然更低。为什么?去地方医院,比如某个地级市最大的医院,可能北医的博士毕业去了之后当做引进人才对待,起薪更高,升职称快,委以重任。而在好的医院,像我们这里,哈佛回来的博士也还是一样当住院医师转科。
(5)少数的出类拔萃者比多数的平凡者更显眼,他们收入高,但仅能代表极少数情况。
为何收入差异这么大?还考医生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内的医生地位和收入相对国外的低,跟医患关系不大,是整体国策。

因为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和医疗水平关系不大,即一个国家的医生护士再优秀,医疗条件再好,也没有办法帮助国家成为一个强国。反而,医生工资过高会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发达国家的医院,走的是精英培养的模式,保证了医生的水平,都能在及格线以上。而且,高昂的医疗费用,高收入的医生,保证了医疗服务水平差不多。

参考我们的香港特区,医生工资很高,每一家医院水平相当。而中国面对如此众多的人口,普遍不富裕的现状,走的是大规模培养医生的路线,从博士到大专、高职都有,人数上去了,再尽量压低医疗服务的价格。人多,什么工会就搞不起来,你不上,一群人摩拳擦掌。结果就是大家都能享受医疗服务,至于医疗水平,要看你是在北上广深还是农村了。

全世界不管那一个国家和地区,但是,医科、商科的工资水平往往比理工科高,这是行业性质决定的。计算机是例外,因为互联网行业才发展时间短,BAT里面年龄超过40,基本就是公司元老了。这就形成了一个悖论:医科赚钱,但是,医疗水平再高并不能帮助国家成为强国。
所以,国家只能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到理工科,对于医科的需求放到后面。如果盲目地提高医生待遇,后果就是我们特区的那个样子。一堆医生、律师、金融的优秀人才,然而,这些人谁会这么无语,去生化环材?谁还去搞科研?
更多医疗考情以及招聘资讯,关注重庆卫生人网,为你经典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