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中国家长担心受全球疫情影响,美国大学录取中国籍学生数量会发生变化。据藤校放榜数据,哈耶普大藤的录取量级非常稳定,并没有结构性调整。

这个特殊的2020年,我们是否要重新审视出国留学?家长心里肯定也有一些困惑:到底要不要送孩子低龄留学?出国后美高学生身份比国内录取更有优势吗?准留学生们又该如何打好申请这场硬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在当前形势下,还要不要送低龄孩子出国留学呢?

疫情下留学生的安全问题被越来越多人所重视,因为每一个孩子所面临的不止是学业难度的挑战,而是安全、社交、心理健康等全方面的压力。毕竟疫情属于突发因素,当世界千变万化的时候,唯一可控不变的只有自己。从自己角度出发,来做教育决定,而不是从众。

我们很难客观判定国内国外哪个学校更好,我们应该考量的因素是孩子能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得到最好的成长。除了家长的意愿之外,学生自己的个性需求也很重要,结合每一个孩子的个性需求匹配多元化的教育路线,找到更适合孩子的升学途径才是最需要理性看待的。

02

美国仍然是留学大国吗?

政治、经济和教育是美国社会不同的独立体,美国大学可以发表独立的观点和作出独立的决策。比如,美国大学不会因为说“限制中国学生”而真的减招,尤其是在本科通识教育阶段,反而,更多美国大学是非常依赖来自中国留学生的来源的。

工作也是如此,谷歌、亚马逊等美国知名大企业依旧有企业的自由度。

比如哈佛大学2019年捐赠基金高达410亿美元,用以维持大学的教学和研究。从大学对世界科技贡献度来看,全球最顶尖的20所大学,美国占了17所,从麻省理工到加州理工,培养了全世界最好的工程师和最顶尖的科学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美高学生身份为什么有明显优势?

所有美国大学录取要求都强调了context这个词。前者如普林斯顿大学说:

“我们关注的是学生在哪里上的高中,所有学生都在他们所处的环境(context)中被全面评估”。

后者如UCLA也说: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在审核申请时不考虑学生的公民身份/居住地。出于入学目的,学生将在其高中背景(context)进行评估”。

因为各个地方的教育制度不同,招生官无法横向比较,只能根据申请者在该教育体系中的成功程度去判断。

简单来讲,在美国读高中的学生,无论是不是美国公民,其竞争对手都是其美国高中的同学,如果是申请美国的大学,招生官会更加信任、更加偏爱美式的或者国际化的教育体系。如果是这样,在美国上高中的学生在申请中明显占有优势。

04

如果选择留学美国,大学如何判定国际生身份?

一般来说,大学认定是否是国际生的标准分为以下几种:

  • 根据公民身份(citizenship)和绿卡(permanent resident)来区分。

大部分学校是按照这样的标准来定义国际生的,比如斯坦福、埃默里、JHU等。

  • 根据高中的所在国家来区分

一部分大学会根据学生的高中所在国家来判断申请人是否算国际生。对于美高的中国公民来说,审阅申请的时候会把你放在美高的“池子”里来评估,并且遵循和美国公民一样的申请流程。在审阅过程当中,会把你放在与你有相似教育背景的申请人中去评估,而不会考虑你的国籍。

05

美高的教育经历在大学录取中占有哪些优势?

美国大学招生官特别看重创造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实际的生活技能等等,而这些都是美国教育所重视的品质,也就是“国际化”人才需要的品质。

  • feeder school

美国高中和重点大学的联系更加紧密,被称为feeder school。这些美高一般位于大学周边,不少大学教职工子女会选择就读,学校每年都会预留出一定的位子给这些中学,这些美高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 美高学生特长更丰富

比如更强调体育、音乐等特长,帮助学生增加了他的独特性和多元化。他们也可以更容易参加美国的运动联赛,音乐竞赛等,被顶尖大学教练或招生官发现。

  • 美高申请材料的可信度

即使是删掉一个最低分,或者调整某科成绩都是不被允许的。在美国高中伪造成绩后果非常严重,所以对于招生官而言,美高学生的GPA、推荐信等申请材料明显更具有可信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美高具有多元化教育、地理优势

除了申请材料的可信度,美高学生的优势还渗透于申请的各个细节,在活动方面,美国高中所能提供的活动如领导力、社区服务、表演艺术等等比各种学术竞赛明显更符合招生官的胃口。在文书方面,美高学生更容易参观拜访心仪的大学,建立起联系。另外,一些大学的面试官还会到一些美国高中招人,学生有机会与这些面试官进行面对面交流。

特殊时期,我们应该保持理智和冷静的判断,该按部就班准备的不要松懈。疫情挑战是面向了全世界每一个人,我们不需要花太多精力去猜测无法控制的事情,而应该去力所能及的做好可控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