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流行的新冠肺炎疫情正严重冲击世界经济。4月14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了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020年全球GDP增速为-3%,是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糟经济衰退,严重程度显著高于2008-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中国来说,虽然疫情高峰期已经过去,交通封锁基本解除,复工复产进度加快,部分经济数据也开始出现回暖迹象,但与疫情前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眼下国外疫情肆虐,国内出口处于停滞状态,扩投资、促内需、稳就业、保民生成了重中之重。随着中国政府一系列疫后经济恢复措施进入实施阶段,尤其是“新基建”巨轮下水,预计中国经济将在第二季度迎来恢复,下半年实现企稳回升。

“新基建”在民生消费升级领域大有可为。以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正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基础。目前中国民生领域包括交通、教育、医疗、养老等,都与发达国家存在不小的差距,“新基建”或将是弯道超车的最后机会。

“新基建”新机会!城市停车作为‘新基建’的主力军,将面临井喷趋势。目前中国停车收费规模超过10000亿,车位投资需求在万亿以上,车后服务市场更是达到10万亿级别,且每年仍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在国家政策与市场需求合力推动下,中国城市停车产业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2019年,中国经济产出的近六成来自消费支出,这说明中国拥有强大的内需增长潜力。在汽车消费方面,中国连续多年位列全球第一,但千人汽车保有量还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考虑到社会公平,放松限购众望所归,前提是改善用车环境,否则所谓的公平实际上是建立在另一种不公平之上。从这个意义上讲,城市停车转型升级不仅贴合民生需求,还是促进社会公平、刺激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虽然今年全球经济遭遇大崩溃,但针对中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报告中指出,与美国和主要西方国家不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不会陷入衰退,并预测明年中国经济增速将回升至9.2%,陷强劲的反弹之势,引领全球经济复苏。这个过程中,包括人工智能、5G、大数据在内的“数字基础设施”,恰恰是助力化解疫情不利影响,实现经济平稳增长最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