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的粉丝很多,神宗未即位之前看过王安石的《言事书》,非常赞赏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神宗身旁的亲信韩维也是王安石的崇拜者,在跟神宗讲解史书的时候,每当神宗称他讲得好时,韩维就说:“这不是我的观点,而是我朋友王安石的见解。”

这样一来,虽然神宗还没见过王安石,但王安石在神宗心中的形象已经相当高大了。

王安石性格比较拗,外号“拗相公”。他一心治学,顾不上搞形象,经常蓬头垢面地出现在人前。

仁宗的时候,有一次召集群臣钓鱼,王安石对钓鱼不感兴趣,想着其他事,结果把盘子里的鱼饵都给吃了。仁宗想,这误吃了一粒鱼饵还算正常,但是把整盘鱼饵都给消灭了,实在是不合常理,就认为王安石是个奸诈之人,很不喜欢他。

王安石是个有些与众不同的古怪之人,那些保守传统的人,都觉得他是个怪胎,甚至有人看王安石的面相,断言他“眼中多白”,是奸臣之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神宗想重用王安石,官员张方平、苏洵等人坚决反对,但这些沸沸扬扬的议论并没有动摇神宗的决心,他任命王安石为翰林学土兼侍讲,把王安石调到了自己身边,亲自考察这个传说中的奇才。

王安石变法的时候,该反对的人反对,不该反对他的人也反对,比如他的好朋友吕公弼。

吕公弼和其他人不同,他不想把王安石一棒子打死,而是想用和风细雨的方式,让王安石主动坦诚变法是亡国灭种的罪行。

有一次,王安石对吕公弼说:

“别人反对我,我很舒服,因为他们够直接,可你反对,我就不高兴,因为你不软不硬,是哥们,就痛快点。”

吕公弼是王安石的至交好友,出生于北宋的望族,一家都是政要。他的祖父做过法院院长,大祖父吕蒙正是太祖时的宰相;他的父亲吕夷简,是仁宗时的宰相;兄弟吕公著也是宰相;后来吕公弼也做了宰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安石本来和吕公著关系也很好,曾经宣称:

“吕公著不当宰相,天下不太平。”

后来吕公著反对王安石的变法工作,王安石又说吕公著是奸人。

宰相王安石辞过两次官,不过都是被逼的。

第一次是变法的压力实在大大了,不仅新法被全国上下大肆抨击,连他本人也遭到了人身攻击,上个厕所也被说成是“倒行逆施”,无奈他只能辞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次辞官是熙宁九年(1076年)六月,王安石的爱子王雱病逝,王安石遭受了重大的打击,带着壮志未酬的遗憾离开了政坛,退居金陵,不问世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