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登反击战”是1944年12月—1945年1月,德军在西线阿登地域(比利时东南部)实施的进攻战役。为什么说它是绝版的闪电战呢?因为它是德国最后一次组织闪击战,在此之后,德国输光了家当,再无力量发动反攻,这是二战的转折点,一场足以影响战争走势的战役。影响走势的战争有很多,为什么选择它呢?它意味着希特勒德国领导集团妄想在西欧取得决定性军事胜利的冒险企图遭到破产,意味着他们迫使美英政府拒绝同苏联就彻底打败法西斯德国进行军事、政治合作的计谋完全落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战争背景

战争背景

战争进行到1944年秋,盟军已从三面逼近德国本土(东线苏联红军,西线和南线为以英美为首的盟军),德军形势严峻,为扭转不利战局,希特勒决定集中兵力在西线发动一次使盟军猝不及防的攻势,夺回战争的主动权。为此,从9月底,希特勒和他的最高统帅部秘密地着手制定西线最大的阵地反击战——阿登反击战计划。战役代号为“守望莱茵”。此次作战的目的是:挫败美英军队,扭转西欧形势,使之有利于德国,以便抽出德军兵力去同苏联作战。德军计划在蒙绍、埃希特纳赫地段上突破盟军防线,在列日和那慕尔地域强渡马斯河,在战役第七天前出到安特卫普,分割并歼灭比利时和荷兰境内的盟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德军选择的反攻地点就是4年半之前德军突破法军防线的那一个崎岖不平的阿登山区。驻守这个地区是的美第1集团军和美第3集团军的结合部。12月初,德军共集结了25个师,其中有7个坦克师。进攻集团计有官兵25万人,坦克和强击火炮900辆,飞机800架,火炮和追击炮2617门。德军为在阿登地域实施突破而集中了大量兵力兵器,但实际还是无法满足战役的需要,物资的不足为战争失败埋下隐患。

战争经过

战争经过

1月8日,希特勒终于下令德军撤退。1月12日,苏军在东线提前发动进攻配合作战,希特勒不得不从西线抽调兵力到东线作战。盟军迅速乘机推进。1月16日,霍奇斯的美第1集团军和巴顿的美第3集团军胜利会师,到1月28日,在英美军的追击下全部撤回到阿登的出发阵地。阿登战役中双方的损失:盟军约7.7万人,德军约8.2万人。

1945年12月25日,德军集团突破了战线,并向纵深推进90多公里。其先头坦克部队已抵迪南地域,距马斯河只有4公里。1月3日,德军对阿尔萨斯发动了最猛烈的攻势,从而展开了阿登战役中最激烈的战斗。双方血战了5天,最终德军仍未能拿下这个城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转折-苏联出手

转折-苏联出手

1月6日丘吉尔向斯大林求援。苏军当时正在准备新的战略进攻,尚未就绪。但为履行同盟国义务,苏军比原定日期提前8天于1月12日实施了维斯瓦河—奥得河战役。由于苏军的进攻,希特勒指挥部被迫减少西线的积极行动,并把兵力从西线调往东线。1945年1月下半月至2月初,已调往苏德战场13个战斗力最强的师,其中包括6个坦克师和摩托化师,800辆坦克和强击火炮以及其他技术兵器。

写在最后

写在最后

我认为本来德国还有谈判的基础,但这仗一打,有生力量消耗殆尽,阿登战役之后,希特勒再无后备力量可以补充,德军在西线再也无力阻档盟军的前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