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根据上海的先行政策,市中心老房子,甚至老公房的结局大概已经清晰了。
不拆,不管,不许违建。
中国目前的大规模城建工作已经进入后期。不管是人口增长,信贷环境乃至城市化进程,都决定了地方政府很难有钱像往常一样搞扩张了。
说白了还是个算账的问题,由于市中心土地成本过高,郊区城市化显然是个更为经济的选择。土地成本,拆迁成本,社会矛盾风险各种方面来讲,搞市区拆迁完全划不来。
可预见的是,未来除非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或者高溢价的大型商住项目,老房子动迁的可能性极小。

某种程度上讲,老房子会更长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

结局会各有不同,但绝对差不了。

我只说我知道的北京城。

丈母娘家,厂桥有一小平房,那片已经划在北京胡同保护区里面了,现在就是让你先住着,政府出钱修缮,修旧如旧,外面看着还是一样的,但是里面已经逐渐现代化了。现在正在谈,基本方案就是抽签置换,抽到的继续住城里,其余的用现金和城外的新房置换。我丈母娘那15平米的小平房,估计可以换2到3套南三环的二居室和三居室,再加上100万左右的现金。

姥姥家,阜外南营房,老两居,5,60年代建的赫鲁晓夫楼,三层和人家四层的一样高,冬暖夏凉,质量相当不错。产权好像是轻工业部还是哪个部的,绝大部分人都算是租户。这种房子只能继承转让使用权,没有房屋产权,以后怎么办,没人知道,只能先住着。

自己家,阜外北营房。我们家亲戚基本都住在这小区里。80年代建的房子,从2005年以后就开始有各种拆迁传言,但是直到今天还是八字没一撇。大多数人对于拆迁的态度就是拆了也行,不拆就租着。对,很多人其实自己都不住这儿了,早搬到三环四环去住了,这里就变成了出租小区,我2013年回去转了一圈,觉得很陌生。

然而,几乎所有有房户都相信,不管自己小区的现状是什么,政府一定会妥善处理市中心的拆迁和补偿,这几乎已经成为了一种共识,历史也无数次的证明了这一点。政府如果想要打破这种共识,那么就要有老百姓去北京市委打地铺的思想准备。北京城卧虎藏龙,谁也不知道会捅出什么篓子来。其实想想也是,政府可能会得罪某些老百姓,但是完全没必要得罪一大批住在市中心的有产者,所以最后一定是政府想办法,开发商出点血,老百姓闷声大发财。

毕竟,土地出让金稍微打点折扣,容积率多批几个点,什么都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

没有人规定40年,70年就必须拆迁。
想着产权到期了政府会收回,给拆迁费的,很可能落空。
去城市到处走一走,看看有多少空地,就知道政府手里有多少可以开发的土地了。犯不着在这些老房子上一家一家死磕。
没有多少老房子会被拆迁。老房子给了中低收入者以栖息地,对于维持一个城市的健康发展也是很重要的。如果政府觉得市容不好看,其实只要花点钱,把老房子外墙都刷一下,多搞掉植物,感觉就好很多了。看欧洲的那些逼格满满的城市,不都是低矮的老房子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

市中心的10层以下洋房小区等着拆迁,但是可能一等就是十年二十年,但是总会拆的,总会有补偿。但是如果是高层,现在基本上三十层以上了,未来,开发商根本拆不起!拆完了房价估计赶上北上广了。所以当市中心都是高层小区,未来就等着主城区迁移,不断往外移,留下千疮百孔设施配套老化,一切福利靠后考虑的老城区 ,到时候你想让土地值钱,值个屁钱,路没有人家新城区好,资源都跑新城区了,生活没有新城区舒适,要知道什么叫市中心,是一个城市金融,政治,商业,科技所汇聚的地方,你看北京在国家多偏,但是就是国家的中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

城市化到一定程度后会出现逆城市化,放在城市就是逆中心化,这个逆中心化并非是说市中心地价下跌,而是人口从市中心向外疏散一部分,市中心的老破小因为成本原因无法拆迁的话,而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已经成为历史,除非引爆新增长,这一波还存在的老破小,希望像之前的拆迁户那样实现经济跃迁是不太现实的。地皮的价值是没办法套现走人的,市中心依然可以是市中心,但未必有之前那么重要,这一点我们有生之年是能够看到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六)

市区的老房子(那种90年左右的六七层楼房)除了车位是大问题,别的基本都可以接受,生活很便利,如果没有学区,价格也比较低,蛮适合投资的,简单装修一下,出租出去,租金还可以的,比投资公寓靠谱多了,而且这类房子,建筑质量都是很不错的,除非大地震,否则七十年内不会倒的,有个主城区的老房子,我觉得不要卖,先买个新房,改善居住环境,慢慢出租(如果愿意操心,可以分割出租,比单纯的整套出租,可以多赚百分之二三十左右,当然不是群组那种,那种估计得多赚一倍多了),拿着租金还房贷,二十年后,孩子大了,可以把后买的商品房给孩子,自己搬去老房子,一般老房子周边生活配套非常齐全,老牌好医院也都在市区,简单的说,在一线或者强二线,有个主城区老房子,简直就是家里多了一个赚工资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