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省区,境内除汉族外,就是壮族人数最多,壮族占广西总人口的1/3以上,是全国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也是广西的土著民族。而在广西就有这么一个山区区,是广西壮民族的发祥地以及曾经的红色革命根据地,你知道是哪个区吗?让笔者和你们一起来盘点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区就是百色市下辖的田阳区,地处于广西西部,位于右江河谷中游。东邻田东县,南接德保县,西与右江区接壤,北界巴马瑶族自治县。区境内东西最大距离43公里,南北最大距离117公里。全区总面积2394平方公里,下辖9镇1乡,总人口将近40万,其中壮族人口占90%。

由于位于右江一带,所以田阳区素有广西“天然大温室”或“天然大棚”的称号。区境内气温适宜,水利设施完善,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是发展生态农业的圣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田阳区境内的自然资源丰富,尤其是水利资源。水资源虽然丰富,但却时空分布不均匀,区域差异大,枯水期也常常出现。境内的矿产资源总共有14种,主要的矿产资源有煤、石油、铝矿、黄金、大理石以及铁矿等。

田阳区境内由南部的石山区、北部的土山区和右江河谷平原三类不同区域组成。由于地处于低纬度,光照充足,雨热同季,热能丰富,无霜期长,土地肥沃,水利纵横交错,为田阳区的农牧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田阳区古称田州,是一个以壮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地,是壮族文化的发祥地。该区历史悠久,形成了独特的壮民族风情,民间艺术以壮剧和舞狮为主,拥有的众多民族文物遗址,例如:花茶大榕树、岑三爷庙、黄恒栈洋以及春晓岩遗址等。

田阳区还是是明代壮族抗倭女英雄瓦氏夫人的故乡,是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建的右江红色革命根据地之一,是中国的“舞狮之乡”以及中国第一个芒果之乡和全国南菜北运基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田阳区的交通十分便利,形成了水路、铁路、公路和航空“四位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是中国大西南出海的黄金走廊。区城距离首府南宁180公里、距离百色市区30公里、距离靖西市98公里、距离世界长寿之乡巴马瑶族自治县仅75公里。区境内公路四通八达,全区所有的乡镇和行政村全部通车。

田阳境内的右江水路四季都可通航,田阳港上通百色,下达南宁,直至广州和深圳出海。高速公路和铁路也横贯田阳区而过,形成了广西西部和西南出海通道的重要枢纽,促进了田阳区经济的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田阳区人文生态独特,旅游资源丰富,是广西的特色旅游名区。多年以来,田阳区一直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依托区位交通优势,大力推动“大旅游”发展战略,打造了中国壮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和广西西部旅游夜归地,全区旅游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旅游业从无到有,知名度不断提高。

境内著名的景点有布洛陀文化圣山敢壮山景区、百东河水库、感云洞、狮子山、莲花山以及李蛮塞等风景名胜区。众多的旅游资源为这个曾经不为世人所知的山区区,逐渐地走向知名度的高峰,为田阳区的旅游业发展迈出了步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田阳区紧紧围绕“大城建”的发展战略,大力改善城区环境,稳步推进城区拓展。将城区划分为旧城区、城南区、城北区、城东区、城西区等5个片区,明确各片区的发展主基调和业态布局,全区融入右江—田阳一体化的发展目标,将城市框架和业态布局向头塘镇方向延伸。

田阳区城的整治,使得田阳荣获了“全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区”、“广西园林城市”和“广西卫生县城”的称号。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座山区小城将会崛起!

对于这个壮族的发祥地田阳区,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