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胡德号战列巡洋舰)

(本文由桌面战争兵棋原创撰写,图片来源于网络。“桌面战争兵棋”专注于军事领域的耕耘,坚持原创,坚守初心。欢迎您的指点。)

文:桌面战争兵棋 | 赛文

胡德号战列巡洋舰(HMS Hood)舷号:51,作为英国皇家海军建造的最后一艘战列巡洋舰,也是英国皇家海军建造最大的战列巡洋舰,甚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是全世界最大的战列巡洋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5年英国皇家海军就发现德国在建造大型的战列巡洋舰,而根据“战时应急计划”,计划1916年开工需要建造4艘战列巡洋舰,而当时新建的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航速达到25节,所以要求新型的战列巡洋舰航速要超过30节,但装甲方面还是与以前一样处于未被优先考虑的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海面上航行的“胡德”号战列巡洋舰)

“胡德”号战列巡洋舰

“胡德”号战列巡洋舰于1918年8月22日下水,未能参加当时即将结束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在之前的1916年的日德兰海战中,英国损失了三艘战列巡洋舰,此次海战暴露出了英国战列巡洋舰的某些缺陷,而“胡德”号战列巡洋舰则是以这些失败的经验作为教训,做了一些改进和调整。尽管如此,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英国皇家海军意识到,相比于美国和德国新建造的大型军舰来说,“胡德”号还是很缺乏必要的装甲防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胡德”号战列巡洋舰结构示意图)

就在英国皇家海军准备对“胡德”号战列巡洋舰改造时,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改造计划只能被迫搁浅。仅仅在1937年至1938年之间,完成了对舰载防空武器的有限改造。“胡德”号其前所未有的极高航速、令人震惊的尺寸和优美的线条掩盖了自己存在的重大弱点,而这些弱点在1941年最后改造的时候依然被忽略。其主要弱点包括了:缺乏装甲防护,以及一些机械缺陷导致的最大航速的降低,改造完成的“胡德”号最大航速仅仅只有每小时46千米,远低于1920年海试时的每小时59千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胡德号战列巡洋舰(HMS Hood))

决战“俾斯麦”号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胡德”号成为了英国本土舰队战列巡洋舰分队的旗舰,1941年5月,“胡德”号战列巡洋舰,同全新的“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一起出击,其任务就是为了拦截德国的海军战列舰“俾斯麦”号。“俾斯麦”号战列舰装配了8门380毫米口径的主炮、15门150毫米口径的副炮,满载排水量42500吨,最大航行可达到时速54千米,当时是海面上最强大的战舰,英国皇家海军没有任何一艘战舰能够赶上它,并且能够在一对一的战斗中摧毁“俾斯麦”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胡德号战列巡洋舰的侧视图)

结语

1941年5月24日,“胡德”号战列巡洋舰和“威尔士亲王”号终于与德国的“俾斯麦”号遭遇,最后的战果虽然以“胡德”号被击毁,“威尔士亲王”号在被击中了七次以后撤退告终,但是“俾斯麦”号也受到了重创,油仓受到了重创,续航能力大大降低了,德国海军部的大西洋出击计划也被终止,转而向法国前进,而这项决定大大影响了后期战争的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世界最大的战列巡洋舰“胡德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