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琪骥

来源:GPLP犀牛财经(ID:gplpcn)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月17日苏宁易购发布2019年年报显示,从核心数据来看,业绩并不差。公司全年营收2692.29亿元,同比增长9.91%,报告期内商品销售规模为3787.40亿元,同比增长12.47%。

截至2019年12月31日,苏宁易购拥有各类互联网店面8216家,其中面向低线市场的零售云加盟店4586家。2019年公司实现线上平台商品交易规模为2387.53亿元(含税),会员数加速增长至5.55亿。

各大券商亦不约而同地看好苏宁易购的未来。

中泰证券最新研究报告认为,苏宁易购通过家乐福前置仓模式打造“一小时生活圈”,推进到家业务发展,家乐福/小店日均订单量均实现快速增长,对此,中泰证券给出的估值区间为1832亿元-2577亿元。

平安证券对苏宁各业务、资产价值梳理之后,也给出1269.38亿元的估值。

苏宁易购构建了完整快消供应链

财报显示,在整体规模持续增长之下,苏宁易购的营收结构也在发生变化。

2019年,日用百货品类(包含家居、母婴、美妆、百货及超市、生鲜食品等)贡献营收455.70亿元,同比增长115.44%。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该业务的营收占比达到16.93%,较2018年增加个8.29个百分点,成为苏宁第二大营收项。

全品类发展其中一个优势就是营收点多、抗风险能力强。疫情期间,大部分线下商业首当其冲,商超到家业务却逆势上扬,据中信证券相关研报表示,疫情冲击下,对商业各子业态影响分化:商超到家需求激增,短期受制于运力和供应链,中长期受益,具备供应链优势的商超龙头以此契机抢占到家业务份额。

显然,苏宁易购正是在大快消领域具备供应链优势的商超龙头之一。

公开资料显示,作为国内智慧零售领域的领导者,苏宁易购已经逐渐积累起全品类的渠道供应体系。据中信建投相关研究报告显示,苏宁易购“依靠商品供应链深耕和数字化改革,发展高毛利鲜食、形成高频蔬菜引流和百货拉动毛利的全品类,从而提高企业的毛利空间;深耕生鲜供应链,在全品类集采的同时控制采购成本、实现生鲜品类的标准化经营;通过打造自有品牌商品实现差异化,以及增加毛利率较高的半加工生鲜食品;同时通过大数据分析能力,增强门店的数字化程度,优化商品结构与促销组合,实现精准需求定位”。

2019年,对家乐福中国的收购更是让苏宁易购的供应链建设如虎添翼。据悉,家乐福在进口商品供应链领域具有自己独特优势,SKU超60000个,其中进口商品占比约35%。收购完成后,苏宁易购加快了整体大快消供应链的整合,线下苏鲜生、苏宁小店以及家乐福、线上苏宁超市等将共享优势、统一的供应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未来,家乐福会建设专送“一小时达”的前置仓,在半日达及预售隔天达的业务上,家乐福与苏宁小店、线上苏宁超市共享资源和供应链,分别对门店覆盖的半径3公里、半径10公里订单进行履约,形成“一小时达+半日达+次日达”的多层次履约服务。这样一来,家乐福所在城市内几乎所有地区都能够被苏宁的到家业务触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