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云,是一个苗族布依族自治县,是安顺、黔南、黔西南三地州交界,当闻远人来到这片土地,也被其独特的景观所震撼,因为这里是一块旅游资源丰富而未完全开发的处女地。去紫云能看到天然造就的神奇的自然景观,毫无人工雕琢,加之是多民族聚居地,历史的变迁,亦有甚多民族风情和人文景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紫云县城

格凸河风景区

格凸河风景区,在安顺市的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说安顺多数人可能不知道,但说黄果树瀑布应该谁都知道。黄果树瀑布就是安顺市的主要看点。格凸河就在黄果树瀑布的东南方向,110公里左右的路程,是另外一颗明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格凸河,说是河,其风景实际上主要在洞。有很多洞。最著名的应该就是大穿洞,以及与其密切相关的通天洞和穿上洞,它们是一个洞群。格凸河穿过大穿洞,大概这就是大穿洞得名由来。洞口高116米,宽25米,洞内纵深270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说在大晴天,早晨九点半左右,太阳光照射进来,燕子会围成一个圆圈在光晕处飞舞,非常神奇,也被成为地神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洞苗寨

中洞苗寨号称“中国最后的穴居部落”,距离贵阳市161公里,在格凸河伏流出口处小穿洞上方有上、中、下三个巨大溶洞,“中洞”苗寨就生活在高高的中洞。这个100多米宽、200多米深的洞穴里,住着中国最后的穴居“部落”——18户苗族人家,他们的祖辈当年为躲避战乱而迁到山里,之后定居洞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洞并不孤单,风声呼啸的上洞和有流水穿过的下洞,都不太适宜居住,冬暖夏凉的中洞,就成了“吴王罗梁”四个姓氏的族人们生活的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洞里的楼房结构很简单,竹编墙壁,木梁,没有屋顶,这里不会有风吹雨淋,只会有每天日出日落洒进来的阳光。

曾经,洞内有一所义务建立的小学,后来为了让孩子们接受更好的教育,当地就把孩子们,都接到了山下的小学校,于是,这所废弃的小学,只剩下墙上斑驳的黑板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洞内人们自己纺纱织布,推磨碾谷,手作的木制品存在各个角落,需要的时候,去集市购买油盐酱醋米,其余的日子在山里耕种、放牛。溶洞的水源保证了洞内人们的生活,也让慕名而来的游客,能在此短暂停留。

非遗:苗族史诗《亚鲁王》

苗族是我国古老的少数民族,由于历史上没有本民族文字,苗族文化主要靠口耳相传。在丰富的苗族口传文化中,尤以苗族史诗最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

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是一个以“亚鲁王”这个人物为中心建构起来的多文本、篇幅长短不一的民间韵律体口头历史叙事长诗。

苗族史诗《亚鲁王》是迄今第一部苗族长篇史诗。他与三大史诗--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蒙古族史诗《江格尔》、柯尔克孜史诗《玛纳斯》组成中国四大史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麻山苗族陪葬旗

《麻山苗族史诗——亚鲁王》是一部26000余行的大型英雄长篇史诗,“史诗”描述了亚鲁王国前后近3000多年的历史,内容非常丰富。

“史诗”开头有创世的开天辟地、万物起源、洪水滔天、箭射日月等神话。其后从亚鲁王的先祖哈珈王开始,描述王国前期十七代先王的开拓历史。每代王的故事有300余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苗族英雄史诗合唱剧《亚鲁王》剧照

“史诗”用长篇幅着重描述了亚鲁王一生征战、创业、立国、迁徙的故事,其中用10000余行描绘了两次大战争的场景。尤其是描述了亚鲁王率领王国的苗民迁徙到贵州,先后开发定都在“商都卜”(贵阳)和“阿代卜”(安顺),最后定都麻山的历史。“史诗”谈亚鲁王有七个妻子和几十个儿子,其中有十四个儿子分别率领军队为亚鲁王国征战一生。“史诗”还唱述亚鲁王国两百多个王族后裔迁徙征战的故事,其中涉及几十个古苗语地名,这一节的篇幅长达6000余行。

史诗中每代王的故事有300余行,详细描述了每一代王的创世故事,有开天辟地、万物起源、宗教习俗等历史与神话传说,描述了麻山苗族对故国故事的记忆,堪称研究苗族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

舌尖上的紫云

紫云花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紫云花猪来源于土猪,传说它系野猪驯化而成,群众称之为“六花猪”或“宗地花猪”。因其被毛颜色为黑白花,即额心、四肢、腹部、尾根等处被毛为白色,被毛其余部分为黑色,外地人食之肉香皮糯,逐传名为“宗地花猪”、“紫云花猪”。该产品肌肉鲜红细嫩,肉香皮糯,肌纤维细嫩,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卵磷脂、谷胺酸等多种微量元素含量丰富,味道鲜美。

紫云红心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紫云红心红薯肉质细嫩酥油软,个体适中均匀,无洞无虫,蒸熟后通体晶莹,香甜感好,该产品黄皮红芯,含糖量高,水分较少,鲜食具有板栗香味,口感好,风味独特,是营养最平衡的保健食品之一。

紫云鸡八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紫云“鸡八块”是紫云苗族、布依族招待客人的一道传统的民族风情菜。“鸡八块”也是苗族、布依族办红白喜事或平常用来招待客人的传统菜。苗族、布依族的鸡八块分法和礼仪理念是不一样的。

小科普:

“鸡八块”是指鸡身上的八个主要部位,即:头、脚(又称大腿)、小腿(大腿的上节、称为“卦”)、爪、翅、尾、肠、肝。

紫云“鸡八块”的制作别致,其吃法也很讲究。苗族与布依大同小异。

如“头”:第一种说法是头给主人,称之为“头不出外”;第二种说法是给客人,表示尊敬;第三种说法是男女订婚时,吃头的人要把鸡脑先剥取出来给大家看,称之为“吃鸡还鸡”(因为一个完整的鸡脑就活像一只小鸡娃),“卦”两只,原则上是主、客人各一只,称之为主客平等,表示友好往来。苗族“鸡八块”,鸡头、脖、肠、肝、心,敬领头的大伯头,以示主人把心交给了客人,从此宾主肝胆相照、血肉相连,常(肠)来常(肠)往。

紫云是一座自然与人文风光异彩纷呈的城市,来到紫云,让你迷恋的不仅仅只有群峰竞秀、千沟万壑的自然风光,还有它浓厚的文化底蕴和民族风情,品苗族风情,欢迎你到紫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