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当翻开古籍,慢慢地攀着时间隧道返回千百年前,你会发现:同现代女性相比,古代女性的爱美之心更为泛滥

她们,在用生命美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敷铅粉:

我们都知道“一白遮三丑”,古人,当然也明白。

三国时代的美男子何晏据说美到万物失色,史书上对他外貌的描写,令小妹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句“面至白”。

唔,男人都这么白了,女人还好意思黑吗?

不好意思。

怎么办?

敷粉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代的敷粉美容大法,可是全民总动员的。比如白居易在《长恨歌》里就写了几嘴:

《长恨歌》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这里的“粉黛”代指六宫佳人。佳人们啊,玩命似的敷粉,可依然搞不过杨贵妃

其中“粉黛”,指的就是古代女性的化妆品。

初级阶段的“粉”,一般由大米制成。但有些膨胀的姑娘们显然对“米粉”这种材料不太满意,因为米粉上脸后,效果并不太好,这主要表现在妆感非常厚重,一点也不自然。更要命的是“米粉”非常容易脱落。脱妆后斑驳的脸面,比不化妆还丑。

这可怎么办?

改进配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爱美的姑娘们发明出一个不要命的方案——将铅粉涂到脸上

画国画的朋友可能会知道,有一个颜料颜色叫“铅白”。铅白又称“白铅粉”,即碱式碳酸铅。稳定状态下是一种非常白的粉末。

古籍《天工开物》中记载了如何提炼这种名叫铅白(胡粉)的色料。

天工开物
凡造胡粉,每铅百斤,熔化,削成薄片,卷作筒,安木甑内。甑下甑中各安醋一瓶,外以盐泥固济,纸糊甑缝。安火四两,养之七日。期足启开,铅片皆生霜粉,扫入水缸内。未生霜者,入甑依旧再养七日,再扫,以质尽为度,其不尽者留作黄丹料。
每扫下霜一斤,入豆粉二两、蛤粉四两,缸内搅匀,澄去清水,用细灰按成沟,纸隔数层,置粉于上。将干,截成瓦定形,或如磊鬼,待干收货。此物古因辰、韶诸郡专造,故曰韶粉(俗误朝粉)。今则各省直饶为之矣。其质入丹青,则白不减。揸妇人颊,能使本色转青。胡粉投入炭炉中,仍还熔化为铅,所谓色尽归皂者。

小妹简单翻译一下:在一个木桶里放两瓶醋, 一瓶在底部, 一瓶在中部。 置入卷成筒形的铅片。桶用泥和纸封固, 小火烘七天。然后打开桶盖, 把铅片表面霜粉刮入放有水的罐里, 如此反复,直至铅完全消耗。把豆粉和蛤壳粉一起加入罐里与铅白混合制得胡粉。

采用这种工艺制成的铅白色料,原本是画画用的,但女人们发现将铅白敷在脸上,脸能变白?还很服帖?于是乎……安排!

女人们将铅白吸干水,做成固体的形状,便于取用化妆。白铅上脸后,脸就会特别白。

但“铅”是什么?想必你们也明白……

所以不得不感叹一下,女性,在用生命美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石灰祛痣:

铅白提亮肤色效果很好,但某些大瑕疵,比如“痣”,铅白就无能为力了。

追求完美的“有痣女性”开启了漫长的祛痣之路。

方法也是骇人听闻——石灰祛痣

女人们先是将鲜石灰和纯碱加入酒精中调匀。之后将这些糊状物涂抹到黑痣上,每天1次,连续7天。黑痣就会消失了。

小妹觉得这方法还行吧,但一定要注意涂抹范围,稍有不慎,很有可能就……

三:矿物墨条画眉:

讲完了“底妆”处理,再来讲“眼部彩妆”。

在古人的妆面中,相当注重眉毛描画,手法各显神通,比如鸳鸯眉、垂珠眉、小山眉、月梭眉、五岳眉、三峰眉、蝴蝶眉等等。古代的眉型与现代的眉型差别有的还比较大,虽然你欣赏不来,但古代的男人们似乎很喜欢。他们写了许多诗来描述心爱女人的“眉”:

周,佚名,《诗经,硕人》: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战国,屈原等,《楚辞》:蛾眉曼睩,目问腾光些。靡颜腻理,遗视矊些。
唐,朱庆馀 ,《近试上张籍水部》: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唐,白居易,《杨柳枝词八首》:人言柳叶似答愁眉,更有愁肠似柳丝。

虽然欣赏不来,但是,画眉用的材料小妹想要讲讲。关于画眉用品,最早的记载始于战国时期,那时的原料是“石黛”,这是一种黑色的矿物原料。描画前,先将石黛放在石砚上磨碾,使之成为粉末,然后加水调和。最后再将这种黑色的糊糊涂到眉毛上。想来体验感是不太舒服的,而且费时费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方案改进,画眉家族中又加入了“铜黛”、“青雀头黛”、“螺子黛”这三种材料。

其中“铜黛”和“青雀头黛”是一种铜锈状的化学物质,也得磨一磨才能用。但“螺子黛”就比较高档了,这种在隋唐时期由波斯国传入的色料,已经被加工成固定形状,使用时不需要研磨,只需要蘸水就可以立即使用。由于“螺子黛”使用便利,深受古代女性的喜爱。

至于使用情景嘛,你可以脑补一下:铜镜中,映照着手持一块类似书画用的墨锭画眉的女性……

四:牛髓抹唇:

讲完画眉,就应该说说唇部了。想必你们也知道,古人用的是“胭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胭脂本身来讲,还是比较健康的,制作原材料主要是一些红色花朵,比如红蓝花、玫瑰花、蜀葵花、重绛,黑豆皮、石榴、山花等等。

古人会选择在全开时,将花整朵摘下,然后放到石钵中反复杵槌。经过一番提炼后,花朵中的天然红色素就成为了可以使用的胭脂。

但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个方法中遗漏了一个重要环节?粉状的胭脂,不方便使用。只有将胭脂固态化后,才可以像唇膏一样,随时取用。

那么有什么好办法吗?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中告诉了我们答案。

齐民要术
“合面脂法,牛馈(牛髓少者用牛脂和之,若无髓,用脂可也)温酒”

虽然《齐民要术》中讲述的主要内容都与种地有关,但小贾还是很关心广大妇女,竟然专门留了一章讲“化妆品”制作。总之我们在搞农活的《齐民要术》中读到了想要的,如何使胭脂变为固态——使用牛髓。

古人在胭脂中加入牛髓,使“胭脂”从粉变为膏,演变成口脂。

请想象一下:每天用牛髓抹嘴的女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吃胎盘:

说完了外在,我要说内调了!

古人认为“胎盘”是人的精髓。是天地孕育生命时的精华所在。胎盘连生都能养,区区美容?完全不在话下好吗。吃!快给我安排!

六:吃会导致不孕的息肌丸:

“息肌丸”,是一种美容香精,使用时塞在肚脐内,药效会慢慢融入身体。长期使用,会使女性面色娇嫩,肤如凝脂,肌香甜蜜,青春不老,下盘盈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息肌丸”关系最密切的当属赵飞燕和赵合德两姐妹。在入宫时,江都王姬李阳华将这“息肌丸”给了赵氏姐妹。虽然二赵使用后效果不错,但“息肌丸”的主要成分为“麝香”。“麝香”的功效之一你们都明白,所以赵飞燕赵合德姐妹俩虽然宠冠后宫却仍未怀上子嗣……

西奇妹说:

胆小?爱美的时候胆子挺大。

娇弱?徒手拆快递的不是她?

虽然比喻不太恰当,但为了完成目标而拼命努力的女性,古今皆如此。

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留言给西奇妹,发表你的想法。

-------------------------------------------------------

作者:西奇妹

参考文献:

贾思勰:《齐民要术》、

宋应星:《天工开物》、

白居易:《长恨歌》、

佚名:《诗经,硕人》、

屈原等:《楚辞》。

本文由西奇博物馆原创发布。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本文配图除特别注明,均来自于网络搜索。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