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哲宗赵煦原名是赵傭,母亲是朱德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哲宗即位的时候,因为年仅十岁,所以由他的祖母高太后垂帘听政。高太后一心反对变法,在儿子神宗面前唠叨过好几回王安石的坏话。这一年,她把司马光叫回来主政,不分青红皂白地废除新法。

高太后喜欢权力,紧抓着政权不放,于是哲宗就成了个傀儡。

神宗生病的时候,他膝下年龄最大的儿子赵傭(哲宗)才十岁,而他两个同母胞弟雍王赵颢、曹王赵頵都有资格做皇帝。

大臣蔡确和刑恕想拥立二王,于是以赏花为名,将高太后的侄子高公绘和高公纪请到府中商量情况。结果高公绘大惊,明确表示刑恕想害他们全家,急忙与高公纪离开刑府。刑恕两人见阴谋难以得逞,就决定拥立赵傭。

无论是元祐时期,还是哲宗亲政之后,最活跃的似乎都是朝中的大臣们。变法与反变法矛盾的延续以及哲宗与高太后的冲突,使得当时支持变法的大臣(新党)与反对变法的大臣(旧党)无可避免地卷入激烈的党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哲宗登基的时候,只有十岁,不能独立处理事务,所以由监护人高太皇太后执政。高太皇太后执政之后,任用保守派官员司马光为宰相。

“凡熙宁以来政事弗便者,次第罢之”。

司马光上台之后,不顾一切尽罢新法(熙宁变法)。

“举而仰听于太皇太后”。

唯高太后马首是瞻。宋哲宗对此感到非常不满,亲政以后就开始秋后算账。

哲宗的皇位是高太后保住的。当时神宗病重,神宗的弟弟雍王赵颢和曹王赵頵常去探视病情,赵颢甚至还到高皇后那打探消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神宗觉察到了两位亲王的意图,“怒目视之”,到了神宗弥留之际,赵颢还请求留在神宗身边侍寝。高太后见两人居心叵测,就命人关闭宫门,禁止二人接触神宗,让他们断了念头,并暗中加快立赵傭为储的步伐。

高太后是经历了仁、英、神三朝中发生的仁宗立储、英宗“濮议风波”和神宗“熙丰变法”等事的老江湖。

她出身尊贵,其曾祖是宋初名将高琼,母亲为北宋开国元勋曹彬的孙女,姨母是仁宗曹皇后。曹皇后把她当亲闺女,与仁宗一起亲自为神宗和她主持婚礼。

当时有“天子娶媳,皇后嫁女”之说,这种世家与皇室之间的联姻无疑有助于巩固高氏在宫中的地位。

元丰八年三月,大臣们觐见太后的时候,高太后当众夸赞皇子赵傭稳重又聪明,而且神宗生病,赵傭一直手抄佛经,为神宗祈福,很孝顺。

大臣们看着皇子所抄的佛经,齐声称贺。高太后让人把赵傭抱出来,宣读神宗诏书,立赵傭为太子,改名赵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数日之后,神宗逝世,赵煦继位,做了宋哲宗,从此太后垂帘听政,暗中做了八年女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