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对于很多农民朋友来说,就是自己在农村生活的基本保障,宅基地可以用于建设住房,而耕地可以种植农作物,不过近些年随着新农村的发展,出现的土地抛荒、违规使用宅基地等问题越来越多,为了避免土地流失和浪费,前期我国开展了土地改革工作,比如土地确权,土地确权之后对于农民来说相关权益更加明确,并且减少了因为土地出现的纠纷问题,让土地价值再次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现在虽然土地确权已经进入尾声,很多人也陆续领取到了确权证书,但是有些农民却没有完成土地确权,甚至并不知道土地确权这个政策,我们都知道如果土地没有确权那么对于很多农民来说影响还是比较大的,比如说无法进行抵押贷款,也不能有效地明确自己与土地之间的关系,所以土地确权还是比较重要的,那么问题来了,到底是哪些宅基地不能进行确权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存在争议的在宅基地不能进行确权

农村宅基地本身划分一直都是比较明确的,谁家的土地多大面积其实从古自今都有一个明确的证明,但是这种证明往往涉及到很多历史问题,不像现在土地确权后都被登记造册,而在农村有些宅基地存在争议也是比较常见的现象,比如说一处宅基地邻居之间都在争夺,但谁也拿不出有效证明,另外有些的宅基地之上的建筑物了能被查封,那么这些存在争议的宅基地自然也是不能进行确权的,需要等到争议解除之后才能从新申请确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非本村居民在农村购买的房屋或者宅基地

现在不管是城中村还是乡村都发展得越来越好,然而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也看好农村的发展,经常会到农村走走看看,有些人觉得农村房屋便宜就在农村购买来居住,尤其一些城中村,这样的现象最多,城中村虽说也是农村,但基本都位于城市内,地理优势比较好,所以有些人就会选择去农村购买房屋,那么这种情况自然是不合法的,宅基地也不能进行确权。另外有的人户口可能已经迁出,但退休之后又回到村里购买了宅基地,那么这些宅基地都是无法进行确权的,因为户口非本村居民就不能享有宅基地的使用权,没有使用权就无法完成确权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存在安全隐患的宅基地

有些自然村形成历史比较久远,但也有的村子是依山而建或者建设在水源地旁边,更甚至有些村子是在一些自然灾害频发的地方,像有些地方泥石流比较常见,而村民的人身和经济安全都会受到影响,那么这部分人居住的宅基地存在安全隐患,是要面临重新划分的,并且有些村子的宅基地可能因为安全隐患问题,会进行异地搬迁计划,那么自然他们以前的宅基地也不能进行确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当地已经明确拆迁的情况下

随着新农村的发展,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村可能都要面临统一规划建设,统一规划就是将原来的布局进行整合,现在农村虽然发展好了,但整体布局都比较杂乱,不符合新农村的发展方向,并且很多宅基地也得不到有效利用,因此这些村子将来会面临像合村并镇、撤村并村等等工作,而统一规划建设的展开肯定就会涉及到拆迁工作,拆迁之后肯定有新的住宅区,那么这个时候如果已经明确拆迁工作,宅基地一般也是不能确权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当地相关部门不予登记的情况下

现在土地确权工作虽然接近尾声,但并非所有地方都进行了确权,有些地方土地管理部门可能是不予登记,具体情况可以咨询当地的有关部门。

总的来说土地没有确权因素也比较多,但土地确权对于农民来说关乎自己的相关权益,除了一些当地不予确权的情况,如果自己的土地没有确权,那么今后就不能明确自己与土地之间的相关权益,所以大家如果还没有办理土地确权,趁早咨询当地有关部门,完成确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