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居住的小区相对比较大,严格来说并不是一个小区,它是由五个叫着不同名字的小区共同组成的生活圈。由于相邻太近,政治上被划分成了一个小区----x山后六小区。

小区人口密集,群体消费水平虽然不像有些高端小区那样高,但贵在这里居住的人多贴地气。小区商业街有超市,有药铺,有鞋店,有五金。卖海鲜的早上6点出摊到上午9点退市,等不及腾挪出摊位,卖时令瓜果菜蔬的就立刻接管了街头,挂上了价格牌子。小区仿佛一整天都闲不下去的样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商业街的十字路口,那里是早餐生意人的“江湖”。上班族必经之路,历来生意都很红火。

我最留意的便是这个十字路口边的两个小摊位。一家是一个大爷推着由一辆脚踏三轮车专业改装的,卖杂粮煎饼的摊子。另一家是一对中老年夫妻,从他们专用面包车后箱搬下来的烤炉和案板肉灶的肉夹馍摊子。

为什么数十家早餐店,我偏偏倾心这两个不起眼的小摊位?因为这俩摊位跟我的消费水平完全契合,当中又数那对卖肉夹馍的夫妻赚的我钱最多。

半年前物价比较平稳的时候,一切都还好。我每天吃着5元一套的肉夹馍,赶着人挤人挤死人的公交车,生活枯燥乏味但内心并不慌乱。当然偶尔也改素食,尝尝旁边5元一套的杂粮煎饼,不过卖煎饼的大爷做的并不出色,吃的相对较少。

直到半年前,猪肉价格率先突破天际,随之而来的是肉夹馍调价到8元,从此我再也买不到5元的早餐。我的心里开始慌了,仇恨的种子便要开始萌发。

我当然知道不应该恨这对老实巴交的肉夹馍夫妻,但是除此之外,我别无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的金融犯罪道路便以此作为了起点,一发不可收拾。

这家夫妻肉夹馍不仅卖肉夹馍,还有蛋夹馍。煮好的鸡蛋扒皮放进卤肉的小锅里卤煮一阵,入色又入味。方便那些不吃猪肉的消费者,又能扩大营业额。这次物价上涨不仅仅体现在猪肉上(只是拿猪肉掩人耳目罢了),蛋夹馍包括旁边的杂粮煎饼也都是涨价了的,但蛋夹馍依然比肉夹馍便宜三块钱,这便给了我犯罪的最初的灵感。因为我对这家肉夹馍的小摊生意的了解,已然凌驾于这对夫妻之上了。

一天早晨,像往常一样,我买了一套肉夹馍。夫妻俩寒暄着涨价之后很少见我来了,不仅仅是我,很多人来的次数都少了云云。我脸上假笑着附和,趁老板娘递给我肉夹馍那一刻冷不防的“随口”问了一句,你们的饼单卖不单卖?问出这句话的时候我就知道肯定能得到我想要的答案,毕竟人性都是贪婪的。

“啊?卖啊,你要单买馍馍吗?单买馍馍也是可以的”

老板娘,连忙回答我,我甚至能察觉到她的身体跟大脑抖了一个“激灵”。

“多少钱一个馍?不划算的话我可不要哦”我淡淡地回答。

“你要就一元一个好了,老顾客了”

老板娘热情的回答我道。

听到一元一个的时候我的内心简直欢呼雀跃起来,甚至已经做出胜利的挥拳。果然,肉夹馍夫妻中了我的计,以一个我能负担的很低很低的代价。

“那好,给我我单独来一个吧”

我还是很冷淡的语气。

男人听到后很乐意的去擀面烤馍,动作流畅的简直像一个工匠。一个现烤现卖外焦里嫩的新鲜馍馍,耗时2分30秒,出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天早上,我来的比平时晚一些。等我过去的时候,前面已经有了2个人在排队。老规矩,一个肉夹馍,一个饼。临走的时候我随口说了一句“这个饼烙的真的挺好哈”。

那肉夹馍男人听到后,手上并没有放慢烙饼的速度,脸上却露出了憨厚淳朴甚至有一丝羞涩的笑容。而此时,在我身后排队的,有五个人。

这样持续了一个礼拜,我发现单买饼的人,不止我一个了。

又是一天早上,我来的比往常又晚了一些。此时已是肉夹馍夫妻营业高峰期,前后挤了五六个食客,并且顾客还在络绎不绝的补充着。

终于排到了我,我说:“你好,今天我只要8个饼”

听到这句话,身后已经有人离去。因为饼得现做,八个饼的时间,已经有人等待不及。

夫妻二人听到后面露难色,但毕竟我是给他们“送钱”的老顾客,并没有说什么。男人只是眉头一皱,更加卖力的擀面烤饼。

第二天,同一时间,同样淡然的语气,我又买了8个饼。

第三天,第四天。。。

终于第五天的时候,当我赶到肉夹馍摊前,发现夫妻俩已经将烤好的饼放进了一个笼屉里面,这样就不用担心赶时间的顾客流失了。情不自禁,在男人伸手给我拿笼屉里的烤饼时,我的嘴角漏出了夸张的上扬弧度。

“谢谢啦”

当男人递给我饼的时候,我愉快地回了一句谢谢,用来掩饰我嘴角灿烂的笑意。我知道,这家夫妻俩已经上我的道,等待他们的是一条辛苦而又不讨好顾客的不归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六天,我并没有出现在肉夹馍的摊位前。我站在楼顶阳台,远远地望着这对夫妻应酬着生意。顾客们有的是买肉夹馍的,也有几个是只买男人烤的馍馍的。不过不管对待什么类型的顾客,女人都是直接给他们从笼屉里面拿现成的馍馍招待。男人也不像以前那样,来顾客就擀面烤饼,不来顾客就悠然坐着了。只是低着头一味地不停忙活着往笼屉里塞烤好的馍馍,应付着越来越多单买馍馍不夹肉的顾客。

这家夫妻肉夹馍,逐渐丧失了它本来的特色。由于被提前放进笼屉里,馍馍便不再香脆。隔夜煮的卤肉加入并不新鲜的面饼里,肉夹馍还怎么可能吃出新鲜来?前来买饼的一小撮人,迫使擀面的男人再也没有了往日的悠闲洒脱,就像电影《少林足球》里面演的一样,苦心的人儿和不出甜心的面。不久后街坊邻居吐槽这家肉夹馍“自从涨价”之后越来越不好吃的声音便传到了我的耳朵里。。。

日复一日,买肉夹馍的人愈来愈少,买饼的人却也并没有增加太多。馍夹肉的时候才赚钱,只卖馍馍,付出了过多的努力,获得的边际效益却很低很低。这俩夫妻的肉夹馍摊位,泯然众人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肉夹馍摊位,之前红火的时候每一个早晨能卖出大约二百多份。如今有二百左右的食客分散给了十字路口其它早餐店,这可把旁边的煎饼摊,对面的油条店一阵忙活。油条店本来门店就比较小,一共就两张桌子。这下店主不得不在门口搭建了个临时帐篷,又摆了三桌。卖杂粮煎饼的大爷,也叫来了大妈来打下手,帮忙打蛋撑袋。。。

又是一日清晨,早已满足复仇者快感的我又去买肉夹馍。夫妻俩老远看见我便招手,等我走进俩人已是泪流满面。

“你以后来吃肉夹馍我们就不收钱了”

女人哭泣着低声说到。

“怎么了?”我问。

“啥也不说了,卖煎饼的大叔跟我们夫妻俩人说了,只有找到第一个单买馍馍的人,才能问出挽回我们生意的办法。”女人回答到。

我后背不禁一阵发凉,想起这个小区有个xx大学经济学教授,退休在家闲来无事出门摆地摊的传闻。

我斜眼看了看不远处煎饼摊的大叔,他还在低着头手忙脚乱地给人摊杂粮煎饼。

我知道,真正的对手已经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