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又到一年保研季,随着疫情的逐步落幕,相信最近各大高校的保研准备工作也已经步入正轨,开始统计班级、专业的排名情况,各学校的保研夏令营申请也陆续开始。

作为一名之前在学校进行过保研相关宣讲的老学姐~我最近也收到了很多学弟学妹关于推免保研问题的私信,其中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即是,读博好不好,本科直博的利与弊,以及未来究竟要不要读博

在此,我谈一谈自己的观点和认识,因尚读博不久,许多方面了解的可能还不够深刻,不同的学科专业之间也存在不同,因此仅仅就目前自己认为的一些问题进行一个简单的分析和交流,若有不妥之处,还请诸位海涵指正。

背景和个人情况

首先简单交代一下背景和个人情况,国内某985、双一流学校TOP专业直博生,19年9月入学,目前博士一年级在读,隶属化学类偏材料方向。本科期间有过两年科研经历,对自己选择的专业和方向比较有兴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很多本科生来说直博是个挺神秘的称呼,正式开始前,先copy一下官方对直博生的定义

本科直博生是指在应届本科毕业后(本科毕业时要求同时取得毕业证和学位证,毕业档案完整的移送),跳过硕士研究生阶段,直接以博士研究生身份攻读博士学位。一般是本科生通过学校选拔获得保送生名额之后,再通过攻读学校直接对申请学生进行选拔(考试和笔试)而获得直接攻读博士学位资格的学生。

教育部每年在全国的直博生选拔名额仅有不到500人,因此有一定的竞争强度。对于免试推荐生而言,直博比读硕有着更低的淘汰率,但是在国内以及国际形式而言,博士的毕业率一直是个头痛的问题。建议想要选择读博的朋友们好好思考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考虑清楚再做决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文开始——98年出生的我,本来就比同级的同学偏小1~2岁,由于从小就受父母影响有着“高校”梦,希望毕业后从事高校科研类工作,且一直以来我对生物和化学有着较为浓厚的兴趣,之前在本科的实验经历也让我对科研有着自己的坚持和看法,所以在本科保研时,我毅然选择了攻读直博生,相比于目前需要3+4的普博,直博只需要5年,可以再节省两年时间。

关于保研读博,我认为有个非常重要的点,即个人兴趣,不管是对所选专业还是对科研本身,这将直接决定你博士期间能否快乐科研。

我身边也有一些朋友,单纯觉得博士待遇好,毕业后好找工作,或是保研时导师的要求,最终半被迫(随波逐流)的选择了读博,但实际上对科研之路并没有太大兴趣;在入学后与他们的交流中,他们往往并不满意现有的生活,觉得读博压力大痛苦不已。

诚然,直博生是比普通硕士和博士面临着更大压力的,同样作为科研新手,博一要比硕士学更多的东西,且老师对博士的关注和Push更多,对学生个人的能力和综合素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在评奖评优时,直博生也要跟已经有2~3年科研经验的硕博生和普博进行竞争,在当前高校评奖SCI主导的情况下,显然不占优势。

同时,直博生具有更大的博士毕业风险,一旦毕不了业,连硕士学位证也拿不到。而且博士的就业面比本科、硕士窄,就业一般集中于企事业单位或留在高校或科研机构从事研究工作,读博可能会限制未来的就业发展。但是总体来说,直博生具有更长的学习时间,更系统的科研规划,对于决定要在科研道路上一走到底的人来说,直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我个人来说,目前还是觉得选择读直博生是非常正确的决定。

其一,在一个大组里,人员众多不可能事事照顾,老师的重心和精力会更倾向于博士研究生。这在平时组会汇报时即可见一斑,博士永远先讲先汇报,老师也会提出更多的建议,硕士则在最后,常常老师之后还有别的安排,汇报草草结束。

其二,由于我个人年级较低,尚处于需要上课的阶段。我的直观感受是,博士的可自由支配时间会更多,无意义劳动更少些。拿我周围同学为例,硕士生的学习时间较短,一般不会开展自己的新课题,往往是“继承”师兄师姐的现有课题,在实验前期都要跟着师兄师姐学习,也就是去实验室帮忙搬砖干活,很多工作任务完全是无脑操作,对个人能力的提升微乎其微。

而博士由于要进行较长时间的、更加系统的课题研究,老师通常会给定几个思路,让你在博士初期大量阅读文献,确定未来几年的研究和实验思路、方案,不会直接让你去实验室做搬砖类的工作。

所以就我的博一生活而言,还是非常舒服且自我可控的。同时,在工资待遇方面,目前教育部对直博生的培养比较重视,培养计划和普通博士研究生一样,享受的是博士待遇。第一年所有直博生都获得特/一等奖学金,每个月补贴也是按国家标准发放,比普通硕士要高出不少,如果没有较大开销,每个月3000左右,养活自己绰绰有余。我也有直博生朋友,老板做横向的,出手阔绰,每个月5000+工资。相比之下,硕士往往三位数的工资就有点可怜了(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说几点我觉得直博生比较好的地方吧,一是省时省力,一步到位。随着当前研究生扩招越来越多,学历贬值严重,越来越多的研究生毕业找不到满意的工作。

我身边很多师兄师姐,都因为工作不满意选择继续读博。但是现在硕博连读和考博的竞争也很激烈,要经过层层面试和选拔,好一点的学校基本上都内部消化名额,转博并非易事。

而且硕博和普博要再上一遍博士的课程,需要边实验边上课,而直博生只在博一时上课,任务安排相对集中,同时学硕士+博士的课程,但是课程总量会精简,即1+1<2。二是研究年限长,有更多时间去思考和安排自己的博士实验思路,博一时老师也常常会要求写综述,如果真的沉下心来精度几十篇文献,在收获一篇paper的同时又能对自己的研究领域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何乐而不为呢~在写和思考的过程里,个人的各项基本能力都会有很大的提高。

三是,直博生可以申请国外交流,且时间安排更为合理。很多同学当时保研不读博,就是考虑直接硕士毕业去国外读博。这确实是一个很好的方式,不过直博生目前的国际交流渠道也很多,比如申请CSC的资助等,5年的时间也能让你更好的安排自己的实验、出国、答辩等重大人生节点。

以上经验是在化学类专业的基础上,因为生化环材需要以实验为基础。不同专业之间差异可能较大,本文仅供参考~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读博之路漫漫,兴趣爱好是最好的推动力。不要因为物质等外在条件影响自己的抉择和判断,一定要认真权衡再做决定。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希望即将踏上这条科研道路和已经在这条路上前行的我们,都能paper(头发)多多,顺利毕业!享受科研生活的每一天。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源自“募格学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了解更多学术内容请关注“壹学者”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