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与国美联手,给电商平台之间的战事添上了更多火药味。

2015年阿里巴巴集团突然跃居苏宁第二大股东,现在线上线下双巨头合璧大戏,似乎又在重演。只不过,这次的主角变成了新贵电商巨头拼多多和排名稍逊于苏宁的连锁巨头国美

4月19日,拼多多宣布认购国美零售发行的2亿美元可转债,期限三年,票面年利率为5%,初步转换价为每股1.215港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最终全部行使转换权,拼多多将最多获配 12.8 亿股国美新股份,约占后者发行转换股份扩大后股本的 5.62%。

同时,诸多合作事宜也将达成。

包括国美零售全量商品上架拼多多、品牌大家电将接入拼多多“百亿补贴”计划。

国美旗下安迅物流、国美管家两大服务平台,将同时成为拼多多物流和家电后服务提供商,分别为拼多多平台商家提供覆盖全国的中大件物流、仓储及交付服务,以及包含家电维修-清洗保养-以旧换新在内的消费者服务方。

拼多多则会向国美注入消费趋势性大数据、平台流量等数字零售资源,这正是业务模式相对传统的国美所须要的。

国美曾经在2018年与拼多多作出首次合作,甚至一度被业内看低为“下嫁”。但“下嫁”也好,“高攀”也罢,都是国美从零售第一梯队中掉队之后的积极自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转型谋变的国美将三四线城市的下沉视作重要发力点,但碍效果并不显著,门店数量持续下滑,计划开展不力。

与在下沉市场已经游刃有余的拼多多合作,国美意图也十分明显——加速触达低线城市消费者。

拼多多2019年财报显示,2019年拼多多GMV达10066亿元,突破万亿元,较去年同期的4716亿元,增长113%。

下沉不力,国美对线上流量的渴求同样迫切。

不仅与拼多多的二度合作,还在今年三月在京东平台设立了旗舰店。

实际上国美的电商业务开展不晚,但始终没有太大起色。

国美早在2018年就入驻了拼多多,帮助拼多多当时的品牌进级。

拼多多投资副总裁九鼎透露,国美作为零售基础设施完备的零售企业,将在搭建数字平台基础上,提升拼多多平台的供应链、物流、服务能力。

双方的合作中最引人关注的就是品牌产品和物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拼多多早期依托超低价商品、免邮和微信社交链崛起,在下沉市场挖掘了海量用户。但受农产品、家居等品类所限,客单价始终不高。随着下沉市场的争夺越发激烈,新用户对 GMV 贡献有限,拼多多需要让每位用户在它这里花掉更多钱。

向高客单价货品转型的过程中,一大难题就是如何成立一二线消费者对平台高价产品的信任。

“两年来,从平台到服务,再到今天资本层面的合作,国美与拼多多的合作日渐深入。”国美零售CFO方巍透露,商平台,拼多多的品牌价值和影响力日益凸显。

据悉,本年疫情发生后,拼多多为帮扶商家发展、提振消费信心,一季度已通过商品促销、农产品专项扶持、物流时效激励等形式直接补贴金额超过50亿元。

通过让利消费者和商家,平台正持续增强线上消费势能,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

国美零售是国内最大的家电销售连锁企业之一,旗下安迅物流是全国综合物流服务供应商,在全国拥有超过6000个服务网点。

“疫情期间,国美推出了多项优化举措,包括门店半径3公里内免费送货上门,开通家电远程即时维修服务,坚持大家电‘送装同步’、送货‘晚就赔’、不满意‘急速退’等,针对性地满足了特殊时期的商品服务需求。”方巍透露。

而从近些年的案例来看,虽然双方都看重整合协同效应,但在实际运作中却不乏失败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