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兵豆知识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作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海军陆战队的陆战1师其实有两个绰号,一个就叫做“蓝钻”(Blue Diamond),也就是基于陆战1师标志形状衍生出来的绰号。

还有一个词比上面这绰号更老,即便现在已经用得不算太多,但却在相关题材的衍生作品中时常会被提及,叫做Old Breed

说实话,这个词一开始难到我了,Breed这个词有动物品种、类型的意思,但怎么翻都觉得变扭。所以我结合这个词在美国海军陆战队最一开始的出处,联系到了一个许多人熟知的词——老炮儿。

这个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陆战1师在1941年正式组建的更早之前,也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

由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国际局势混乱不堪,美国也开始越来越多涉及诸多海外行动,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被派驻往欧洲的美国海军陆战队第5陆战团和第6陆战团,就有相当多兵员此前历经了亚太地区大小不一的对外战事。

1917年共同前往欧洲的队伍里,有一位叫John W. Thomason Jr.的年轻中尉,他当时就在美国海军陆战队第5陆战团1营(1/5)第49连担任副连长。这位中尉日后也成为了美国海军陆战队内部赫赫有名的军队刊物作者和插画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美国海军陆战队John W. Thomason Jr.中尉

当时还很年轻的他,便深深地被身边这些历经过连年战事的陆战队员们所折服,所以就写下了这么一段话,大意如下:

……步枪对于他们来说宛如圣物,他们熟知枪炮的运用,并且高谈阔论着战斗往事。你可以叫他们‘皮领’或是一群老资格的人。他们就是这军队中的Old Breed,把军队当做自己的家,把战斗当做自己的天职,美国海军陆战队被铭刻在他们的性格、脾气和观念之中。

所以John W. Thomason Jr.中尉就基于“老资格的人(Old Timer)”,为陆战队员们起了一个别致的Old Breed绰号,契合他的本意,笔者愿意将其称之为“老炮儿”。

John W. Thomason Jr.中尉的这个词,在当时美国海军陆战队第5陆战团的内部开始传开。但后续为了补充和组建第7陆战团和第11陆战团,之前参加过一战战事的第5陆战团骨干人员便被拆散。

“老炮儿”一词随着人员的流动,也传到了这几个陆战团里,而这几个团也就是日后美国海军陆战队陆战1师正式组建时的核心部队。1941年2月,陆战1师和陆战2师同期组建,当时的陆战1师是在东海岸,而陆战2师是在西海岸的加州(和今天恰恰相反)。

自然,同行之间的戏称和自我拔高,在哪里都是再常见不过的事情了,所以当时在加州的陆战2师就被陆战1师的陆战队员们,戏称为“好莱坞陆战队员”,而陆战1师却为了显示自己成员结构的身经百战,继续沿用了“老炮儿”这个自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Eugene Sledge及其所著《与“老炮儿”一起:同在佩里琉及冲绳岛》,描述了他在太平洋战争时期随陆战1师征战的往事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常津津乐道的HBO美剧《太平洋》,其中就有相当一部分内容,都是选取自剧中原型Eugene Sledge在1981年出版的自传《与“老炮儿”一起:同在佩里琉及冲绳岛》(With the Old Breed: At Peleliu and Okinawa)

书中便撰述他在美国海军陆战队陆战1师服役作战的往事,题名就用到了这个绰号。这也导致了有很多人都以为陆战1师“老炮儿”的绰号源自于他这本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Chesty Puller将军就陆战1师“老炮儿”这一绰号而留下的‘名言’,也表达了他自己对新老陆战队员们一视同仁的观点

但有趣的是,倍受美国海军陆战队员尊敬,且曾担任过陆战1师师长,并在此前随陆战1师戎马多年的Chesty Puller将军却对“老炮儿”这个词不以为然。

他甚至还觉得这个词有意在陆战队内部,隔阂了陆战队老兵和新兵之间的关系,因此Chesty Puller将军就曾说过这么陆战队内部名言:“什么‘老炮儿’‘小炮儿’的?没什么差别,大家都是陆战队的崽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