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对于读书人有着至高无上的荣誉评价,而在读书人当中,关于状元,探花和榜眼这三个排名在百姓心中,更像是能够帮助自己实现幸福安康生活的才子。然而在这样美好向往之下,有没有哪一位状元却并没有什么真本事呢,最后反而还闯了一些祸端呢,其实真的。在明朝的时候有一位状元,据说他无德无才,而且还做了很多错事,间接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科举制度一直延续了2000多年,直到清朝后期的时候才彻底被消除。而在经历明朝的时候,科举制度依旧备受推捧,就连当朝皇帝也会参加选拔做主考官。当时有一位中了状元郎的男子,原本天下人认为现在是明朝末期的时候,他是在这样重重选举之后还能够当上状元郎,肯定是一位货真价实的才能者,必将可以挽救明朝的政治,不会让宦官当道,更能够扭转明朝衰亡的局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位状元郎名字叫做魏藻德。当魏藻德拿下状元郎的桂冠之后,朝廷给他晋升的速度是那种空前绝后的快。当然,必须要强调的一点是:正是因为明朝后期局势内忧外患的不稳定性,而让很多人急切的希望能够抓住一颗救命稻草,来扭转这逐步衰落的走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魏藻德不到三年的时间就已经是位居正三品的大官了,而且已经在皇帝身边入内阁辅政了。可是把官员晋升快速这一事件放在任何清明年间,无一例外的是那些官员能够在政治道路上有所建树,或者是能够在百姓心中广受好评,才能够使他有晋升的机会。但是魏藻德当了状元郎之后,却在这三年时间里没有任何成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就是说这位状元郎在当了高官之后,他没有为百姓做任何一件事情,但是后来的历史学家却说,这位状元郎在那样局势逐渐衰落的情况之下,却养成了一个巨大的优势,这个优势就是能够迎合皇帝心理的心思去说话,也就是马屁精。很多人可能就疑惑了,当年明朝宦官当道就是因为他们离皇帝近而且深受皇帝重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重用和宦官本身有没有才能没有关系。现在魏藻德得势,且不论他有没有才,就凭他是一个专注马屁精的高官,那他和那些得势的明朝宦官又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呢?所以后来很多历史学者认定魏藻德在当时科举制度最后一大考试也就是殿试中为什么能够拿下状元的高帽了,主要是因为殿试里面是皇帝作为主考。

如果一个人能够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话,想必也会取得对方的好感,将其留在自己身旁。但是退一万步说,如果对方没有建树,那么留在政治权利中心很有可能会加速一个朝代的衰弱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