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贷炒房
近10年来房价一直蹭蹭上涨,多年来,目睹了很多用贷款炒房的事情,这些一直都在隐秘的进行着,尤其是在货币大放水、房价暴涨时,出现得更多。
想想也是,一个普通人一年辛辛苦苦工作,一般赚几十万元、几万元。炒房——也许1个月就赚100万。无论谁,只要看到这个预期,都会去铤而走险。
现在闹得沸沸扬扬的深圳经营贷是怎么操作的呢?
去年开始,深圳的房价就开始缓缓上涨,这里有天时地利的因素:
比如,地少人多供需不平衡,是深圳楼市的基本面; 比如,深圳迎来两次地位提升,一个是大湾区核心城市地位确立,一个是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规划。
比如,政策上一些微刺激,取消豪宅税。取消商务公寓“只租不售”限制。
但这些都没有带来深圳房价大涨,深圳的大涨是在今年出现的:一夜一套房涨100万的不少。
因为疫情,一系列小微企业纾困措施出台,银行们放宽抵押贷、经营贷等贷款项目;深圳是先行示范区,分到的资源最多;中央的货币政策特别宽松。
于是,很多嗅觉敏锐的炒房客看到了房价会涨的预期,开始申请银行的经营贷,用来炒房。
过程是这样的,举一个例子:
1, 小王名下有一套房和一家公司。
如果小王的房子还有贷款,可以找担保公司还清住房贷款,拿到红本。如果小王名下没有企业,有相关的中介公司又来帮忙,在市场上帮他买一个小企业在名下,甚至联系中间人伪造公司经营流水等。有些银行对于企业注册年限有要求,有些比较松,有没有流水都可以。
2,房本加企业执照,小王开始以企业经营申请低息贷款,3年、5年、10年等期限,因为现在贷款政策对小微企业倾斜,这些贷款的利率很低,甚至有些不到4%,远低于房贷利率。
3,贷款审核通过后,资金打入小王的企业账上,再通过虚签合同等方式,把资金转移到小王的个人账户。
4,小王拿着这些钱,再去买第二套房。
这样下来,小王就多出了一套房子,等房价上涨时,择机高价卖掉一套房子,大赚一笔。 炒房客有恃无恐
最近,媒体报道经营贷炒房的动作已经引起了监管部门的注意。
4月20日, 监管部门紧急通知,要求深圳各银行自查今年以来发放的房抵经营贷。
不过这些投资客们并不太担心,用经营贷买房出来的钱已经被洗了很多道手续,很难查出来。比如上面的小王,为保证从经营贷拿到手的资金能够躲避监管,成功投入楼市,他拿到的经营贷款共转手了10个人。
昨天,央行深圳市中心支行自查经营贷后是这样表示:
一是未发现刚注册企业即申请经营贷的情况。
二是未发现再贷款信贷资金通过房产抵押经营贷形式流入房地产市场的情况。三是辖区存在个别商业银行有客户先全款买房,再以该新购置房产作为抵押申请经营贷的情况,但规模占比很小。
有法律专家分析,如果为了骗取银行的贷款,故意设立不具有经营事实的借款主体,按照法律规定属于贷款诈骗。金额较大的最高可判处无期徒刑,并处50万元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哪怕金额不大不构成犯罪,银监局也可没收非法借款人的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最高5倍的罚款,或处最高200万元的罚款。
所以,用经营贷炒房风险还是很大的,要承担法律风险。
费贷炒房 前几年,房价上涨时,很多人也用消费贷买房,也目睹过很多例。
2016年,北京的房价依旧涨势迅猛,一套房一两个月间大涨50万。公司白领小李看红了眼,杀入楼市,成为一名炒房客。 小李手里有几十万元现金,有固定工作。当时买房首付款不够,他开始借大量的消费贷。
操作手法是这样的:第一套房从银行做抵押,申请消费贷。
申请出来大量的消费贷以后,把这些钱作为第二房的首付款,再从银行贷款300万以上,买下上千万的房子。
有人在网上透露他仅以100万现金撬动价值1000万房子的操作手法:
自有现金100万,再把自己已有房子做抵押,从银行贷出300万;然后信用贷再贷200万,这500万做首付款,再向银行申请房贷500万,买下了价值1000万的房子,手头上留个50-100万以备1-2年还贷,待房价大涨后卖出获利。 经营贷炒房、消费贷炒房,很多炒房客都是认为未来房价会涨,才这样挖空心思去操作。如果房价上涨,这些人当然会获利。
如果房价不涨呢?这中间的中介费,手续费,税费成本都很高。一旦房价不涨,或者下跌,这些炒房客就麻烦了。
所以,借钱炒房,风险还是很大的。
多年来,巴菲特一直强调,避免用借来的钱投资,他是这么说的,想破产?那你就上杠杆吧。
现在房价还会像以前那样大涨吗?目前高层一直坚持房住不炒,各地楼市调控政策很紧,没有放松的迹象。房价很难像以往那样涨。
借经营贷,消费贷炒房,一旦被银行发现骗贷,还会承担法律风险。
所以,这些操作还是省省吧!

从去年以来,深圳房价涨得令人心慌。

很多人发现,自己关注的房子,一夜之间上涨了上百万元。
比如,3月16日,华润城润府二期的房源从1500万元上调到1600万元;4月15日,另一套房源从1450万元上调到1550万元……这些不断跳涨的数字,无不刺激着普通购房者的神经。 有位名人这样说:如果有100%的利润,资本家们会挺而走险;如果有200%的利润,资本家们会藐视法律。
到底谁在购买深圳的房子?
这几天,媒体爆出了深圳房价大涨的秘密,一些人把自己包装成小微企业,去银行获得低息的“经营贷”,然后把这些钱拿去炒房... 事情爆出来以后,4月20日,监管部门要求深圳各银行自查今年以来的经营贷。
但是这些操作手法比较复杂和隐秘,监管也不容易察觉,今天给大家分析一些套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