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讯(记者郭剑烽)今天上午,本市嘉定区人民检察院召开线上新闻发布会,通报该院2019年侵犯知识产权案件办理情况及工作机制。2019年,该院受理涉及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审查逮捕案件25件70人,审查起诉案件25件60人。罪名集中在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假冒注册商标罪、侵犯商业秘密罪三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说:新闻发布会。嘉定区检察院供图(下同)

据该院第三检察部检察官苏牧青介绍,嘉定检察院近年来办理的侵犯知识产权类案件呈现三大特点——

一是以侵犯商标权犯罪案件为主。2019年,该院办理的侵犯商标权犯罪案件占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的92%,仅该院办理的案件来看,此类侵权犯罪已经浸入到多个行业,涉及汽车零配件、烟酒、食品、化妆品、数码产品、奢侈品等多个领域。

二是利用网络实施犯罪成常态。通过网络进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速度快、销售面广、金额大。如该院近期办理的销售假冒卡地亚、欧米茄等品牌的手表案,假冒立邦、多乐士油漆案中,犯罪嫌疑人均是通过电商平台进行销售,且此类案件均呈现受害人分布广及数额认定复杂的特点。

三是案件办理难度大。例如嘉定区首例侵犯商业秘密案,从立案到宣判前后历时四年。被告人于某从其所在的汽车企业离职后,违背与原公司签订的保密约定,将自己在原公司任职过程中掌握的核心技术秘密,用于另一家汽车公司的研发工作并申请专利,致使原公司遭受重大经济损失。在办案过程中,如何认定泄露的技术信息为商业秘密,如何认定犯罪嫌疑人在明知是商业秘密的情况下仍然侵犯企业的权益?检察机关经过两次补充侦查、实地调查,才最终使得被告人和被告公司得到法律的严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说:线上新闻发布会现场。

据悉,针对近几年出现的新情况新难题,嘉定区检察院利用自身优势,创新工作机制,不断提高知识产权保护质效。

首先,对重大疑难复杂案件主动提前介入侦查,引导侦查机关全面搜集和固定证据。仅2019年,该院提前介入侵犯知识产权类案件5件。

其次,不断加大办案队伍专业化建设,组建知识产权专门办案队伍,精准高效办理侵犯知识产权案件。该院目前有3名检察官、3名检察官助理,专业化办理侵犯知识产权类案件。

同时,加强跨地区、跨部门协作。2019年,嘉定检察院与江苏太仓市、昆山市检察机关建立“嘉昆太”跨区域协作机制,加强区域检察联动,协同推进各项服务保障措施,让更多企业可以以“嘉”为家,安心在“嘉”发展。

另外,还立足办案延伸检察职能,一方面,积极制发检察建议,预防和减少侵犯知识产权犯罪。针对办案中发现的企业管理漏洞,帮助完善管理制度,防止企业合法权益被再次侵害。

据悉,2017年,该院率先创立了联络检察官制度,组织十多名一线骨干检察官与企业进行一对一对接,并通过司法保护实践基地,及时了解企业的需求,帮助企业更好的维护自身权益。联络检察官通过送法上门、送法进企的形式,针对企业的高管和技术人员展开法治教育,帮助企业构建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及制度。

近年来,嘉定检察院先后出台《关于共同推进“汽车嘉定”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和《服务保障营商环境“嘉检在行动”专项举措》(以下简称“十项举措”),均提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见》尤其强调了对汽车产业知识产权的保护。在汽车产业加快向新能源、智能化和网联化转型发展的关键期,对汽车行业核心技术秘密的侵害无疑是具有毁灭性的,而《意见》中专门针对此类犯罪作出相关规定。《意见》还规定,检察机关要依法惩治侵犯商标权、侵犯著作权、假冒专利权等犯罪,加强对企业品牌、驰名商标以及关键核心技术的保护。此外,嘉定检察院成立了汽车产业服务保障基地,密切同汽车城管委会的协作配合,积极为汽车城核心区企业和汽车领域精英人才开展法治宣传和犯罪预防服务,提高服务汽车产业发展的主动性和有效性。2018年至今,该院院领导、检察官调研走访各类企业、开展法治讲座数十次。

据悉,嘉定检察院即将出台《关于服务保障全面深化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2020年行动计划》,继续为服务保障区域营商环境、助力大小企业复工复产、保护企业关键核心技术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