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是“高开低走”的一天。

上证指数日线 2020042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数据来源:Wind

开始给人希望,最后又让人失望。

万般情绪中,它最能给人满满的负能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评选“最不受股民欢迎的股价走势”,除了暴跌,应该就是“高开低走”了。

“A股为啥总是高开低走?”

最近,总听到有人这样抱怨。

事实真是这样吗?我有一丝丝怀疑。

还是用数据验证一下吧。

本文把开盘价高于前一日收盘价,定义为“高开”,反之为“低开”;
当日收盘价低于开盘价定义为“低走”,反之为“高走”。
那么交易日的走势大致可以分为高开低走、低开高走、高开高走、低开低走这四类(平开、平走的次数极少)。


上证指数为例,从今年2月26日跌破3000点、震荡走弱以来,截止4月23日:

“高开低走”的走势共发生了10次,占了期间41个交易日的不到四分之一。

好像并没有“总是”。

与之对应的,“低开高走”也发生了10次,和“高开低走”一样。

此外,“高开高走”发生了10次,“低开低走”发生了11次。

四种走势出现的次数基本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如果只看上证指数,好像不够让人信服。

接下来,我们把深证成指、沪深300、创业板指加进来,一起看看:

2020年2月26日至4月23日四大指数走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数据来源:Wind、小基快跑

创业板指和深证成指“高开低走”发生的次数要多一点,分别为14次和12次,但也不到期间41个交易日的35%。

所以,从其他几个指数来看,“高开低走”也并不频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人说,上面这个测算区间太短,把时间拉长,“高开低走”占的比例肯定不小。

没问题。接下来我们把上证指数、深证成指、沪深300、创业板指上市以来每个交易的数据都计算看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数据来源:Wind、小基快跑

“高开低走”的交易日占比都不到25%;

在四种走势中,“高开低走”反而是出现频率最低的一种。

另外,四大指数中,“低开高走”的占比都超过了25%,创业板指“低开高走”出现频率达到30%!比“高开低走”的出现频率多了12个百分点。

如果说“高开低走”是A股的祖传绝技,上证指数、深证成指、沪深300、创业板指都不会同意。

还有人不死心,说“高开低走”在熊市里出现得多。

我们把上证指数的走势(蓝线)和“高开低走”的交易日(黄线)叠加在一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数据来源:Wind、小基快跑

恕我眼拙,真没看出来“高开低走”在熊市比较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人说,A股出现“高开低走”的频率要比其他股市高。

那我们就拿美股来PK一下。

道琼斯指数从1930年以来截止2020年4月22日,共17589个交易日(剔除平开、平走的交易日),其中,

“高开低走”的交易日有3947个,占比22%。

道琼斯指数出现“高开低走”的频率,和上证指数相同,高于沪深300和创业板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数据来源:Wind、小基快跑

所以,如果说“高开低走”是A股的祖传绝技,美股也不同意。

总结一下,“高开低走”只是一种普通的股价走势,并没有多特殊,也没有经常出现。不论是A股还是美股,都一样。

那为什么大家对“高开低走”的印象这么深呢?

可能是因为损失厌恶。

想象一个场景:我给你一个苹果。
你大概会比较感到高兴。
换一个场景再体会一下:我给你两个苹果。
接着,我向你要回了一个。


请问,哪一个场景更糟糕?

从理性上讲,这两个场景你的所得是等价的,但大多数人会觉得第二个场景的体验更糟糕。

在第二个场景中,你对损失一个苹果的厌恶,已经严重削弱了得到一个苹果的喜悦。

这就是损失厌恶,损失带来的痛苦远大于收益带给我们的满足感。

“高开”代表着上涨,代表着盈利,但“低走”意味着这部分收益最后化为泡影。

对损失的厌恶,让大家对高开低走“深恶痛绝”,进而印象深刻。

希望你看完上面的数据,不再把“高开低走”当回事。

毕竟,情绪是投资的大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