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0年4月24日——2020年4月24

“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五十周年

东方红一号五十年

中国航天半世纪

一段历程由它揭幕

万千气象自此开启

那收音机里的乐曲

激励了多少寒门少年奔赴航天

那腾空而起的火焰

点亮了艰难岁月的多少双眼睛

五十年过去

人间桑田沧海,而它还在那里

虽然已无法与地面对话

依然绕地球一程又一程地飞行

它发射升空的4月24日

后来被确定为“中国航天日”

这是属于中国航天人的节日

这是属于我们的国家记忆

我们纪念50年前的那一刻

是为了铭记

中国航天的苦难与辉煌

一个民族栉风沐雨的逆袭

不同年龄,不同行业

9位亲历那一历史时刻的中国人

讲述他们记忆里的“东方红”

以及被那颗“星”投映的人生轨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建平

63岁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

中国工程院院士

那时候我还是一个小学生。我们在湖南的山沟里,每天按照广播里播报的时间去观看,看卫星从头上掠过。看卫星有个条件,要在凌晨和傍晚——太阳照到卫星、又没照到地面的时候才可以看到。这是我小时候最早接触的航天知识和概念。我为国家的成就感到自豪,从中也朦胧体会到知识的力量。所以还在上中学时,我就常在煤油灯下挑灯夜战,读了很多书,包括大学教材。

"东方红一号"卫星乐音装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慈欣

57岁

科幻作家

我站在一个池塘边,那池溏位于河南省罗山县的一个村庄前,那是我祖辈生活的村庄。旁边还站着许多人,有大人也有小孩,我和他们一起仰望着晴朗的夜空,漆黑的天幕上有一个小星星缓缓飞过。那是中国刚刚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那年我7岁……旁边的大人们说,人造卫星和飞机可不一样,它是在地球之外飞。那时大气还没有被工业粉尘所污染,星空清彻明亮,银河清晰可见,在我的感觉中,那满天的群星距离我们并不比那颗移动的小星星远多少,所以我觉得它是在星星间飞行,甚至担心它穿越那密密麻麻的星群时会撞上一颗。

“东方红一号”卫星配套应用的701-5引导雷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正泉

80岁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原台长

周恩来总理指示,4月25日21时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卫星发射成功的公报。晚上8点多了,播音员、录制监听人员早已各就各位,但公报的稿子还没有来。我负责组织安排这次播出,焦急地踱来踱去。稿件送到录音室时,距离9时播出不到10分钟了!取消了以往一切备稿程序,播音员没有来得及看一遍稿子,就开始录音。紧急中,我决定采用分盘录音的做法以争取时间,但这是一件极其冒险的事,不能有什么“万一”。晚9时整,收音机里传出中央电台播音员的声音:“同志们,现在报告大家一个极其振奋人心的特大喜讯,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了!……”

"东方红一号"卫星观测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潘厚任

83岁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

时任“东方红一号”卫星总体设计组副组长

如果把放卫星比作要吃馒头,我们当时连面粉也没有,得先开荒种麦子。当时国家经费紧张,工业基础和科研基础都差,什么事情都是从头做起。1965年卫星项目要上马的时候,我和何正华、胡其正三个人开始做初步的设想方案,包括轨道应该什么倾角、高度应该多少、跟踪用什么手段、卫星大概结构是什么样子等等,何正华还提出要播放东方红乐曲。最后在1965年10月到11月,全国一百多个单位来开方案论证会,开了42天,最后把卫星目标定为12个字“上得去、抓得住、听得见、看得见”,简单明了。“东方红一号”今天还在轨飞行,我估计它还能再飞30年。

“东方红一号”卫星红外地平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崔维克

61岁

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琴书传承人

那年我12岁,在北京市东城区米市大街小学上四年级。我们在校孩子除了上课以外,还有几项任务:一是庆祝最高指示发表,二是欢迎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元首访问,三是国家一些重大活动的庆祝。卫星上天后,学校先是组织听广播——我直到现在还能隐约想起东方红音乐的那个音色,非常清脆。学校还组织上街庆祝,街上有卡车,卡车上站着一些人,向群众发《人民日报》。当时我不知道卫星是什么、对国家意味着什么,但总觉得是一件好事,周边的大人、孩子也都很兴奋。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和证书(姚桐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韩厚健

79岁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专家

曾任某型号总设计师

时任“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总体组设计员

成功来之不易。1969年全弹试车受阻,周总理先后主持开了7次会议解决问题。正是靠总理自始至终狠抓,我们才渡过艰难的1969年,夺取了试车和发射成功。1965年型号开始研制时,我们都是二三十岁,聪明老实,多思好学,实事求是。在团结紧张、民主活泼的氛围里,我们跟着钱学森、任新民、谢光选,通过正确的设计和充分的地面试验,突破了多级火箭技术,用合格可靠的产品实现了首飞成功。钱老曾说:“外国人能干的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干?”“长征一号”火箭最终证明,中国人确实能干。

“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影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端祺

76岁

北京军区总医院肿瘤科原主任

年轻的时候,我在兰州军区某医院内科当医生。部队医院经常抽调人干各种活,跟着工程兵挖地道仓库,跟着测绘大队去可可西里无人区绘图……1968年,我被配属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搞了几个月的基础设施建设。当然,当时根本不知道那个地方是用来干什么的,也不许乱打听。1970年东方红一号发射,我被医院临时配属通讯兵,架设从银川到中蒙边界的电话线。那天沙漠行军,中途休息时我拿出自己的半导体收音机。我们一个班就我有个收音机,是宝贝。大家围坐在收音机旁,听从太空发来的东方红曲子。太阳晒得沙丘滚烫,一时分不清那乐曲是从天上、从戈壁深处还是从收音机里传来的,感觉非常神秘。很多年以后我才知道,那颗卫星就是从我战斗过的地方升空的啊!

2020年3月28日

“东方红一号”过境北京上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积华

80岁

大连棒槌岛啤酒公司退休干部

时任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中队中队长

我1961年分配到酒泉卫星发射基地。“长征一号”跟我们之前打过的导弹不一样,它是三级火箭,技术上很大改变。发射当天,一小时准备口令下达以后发现,卫星的应答机没有信号反应。卫星上天要“抓得住”,应答机的问题必然影响跟踪测量效果。问题报给了周恩来总理,总理要求立即查处原因再继续发射。最终查到,是地面信号源触发信号不良造成的。整个发射时间因此推迟了半个小时。最后发射时,我作为发射员下达了点火口令,操作员胡世祥按下了点火按钮。我在地下控制室通过潜望镜看到了火箭的正常起飞和一二级分离,一直看到火箭消失在视线里。听到湘西站、海南站几乎是同时报告星箭分离、卫星入轨,我们鼓掌、拥抱、欢呼,地下控制室一片欢腾。

“东方红一号”卫星模拟动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卫星

50岁

扬州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党委书记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全国的城市和乡村都欢呼鼓舞。我就是那天晚上出生的。我家在江苏徐州农村,按我的辈分,取名应该是李华。父母都没有太多文化,后来他们到大队部申报户口,村干部得知是卫星发射当天出生的,建议说:“就叫‘卫星’多好!”我目前主要从事银杏等经济林方面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但也会关注航天领域的新进展、新成就。祝愿中国航天事业更加辉煌。

中国航天

拥抱星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