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农业生产与水利的工具发展密切相关,水利工具是农业进步的基础。在当时,农田水利工程最主要的作用就是灌溉,因此古代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今天笔者要介绍的是我国古代的四大水利工程,你都知道有哪些呢?让笔者和你们一起来盘点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都江堰工程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其始建于秦昭王末年,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远、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

工程主要有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进水口三大部分构成。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消除了水患,使得川西平原成为了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都江堰具有“历史跨度大、工程规模大、科技含量大、灌区范围大、社会经济效益大”的特点。享誉着中外名播遐方,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具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坎儿井

坎儿井是荒漠地区的特殊灌溉系统,普遍于中国新疆吐鲁番地区,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吐鲁番的坎儿井总数达1100多条,全长约5000公里。 坎儿井早在《史记》中便已有记载,时称“井渠”。现存的坎儿井,多为清代时期陆续修建的。至今坎儿井仍浇灌着大片绿洲良田。

坎儿井是开发利用地下水的一种很古老式的水平集水建筑物,适用于山麓和冲积扇缘地带,主要是用于截取地下潜水来进行农田灌溉和居民用水。坎儿井的出现对发展当地农业生产和满足居民生活需要等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京杭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位于我国东部,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京杭大运河从古使用至今,体现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是中国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运河开凿到现在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2002年大运河被列入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

京杭运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经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千米,目前通航里程为1442千米,其中全年通航里程为877千米,主要分布在黄河以南的山东、江苏和浙江三省。作为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历史上曾起过巨大作用,运河的通航促进了沿岸城市的迅速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兴安灵渠

灵渠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兴安县境内,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于公元前214年凿成通航。灵渠是现存世界上最完整的古代水利工程,与四川都江堰、郑国渠齐名,是全球最古老的运河之一, 有着“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的美誉。

灵渠设计科学灵巧,工艺十分完美,与都江堰、郑国渠被誉为“秦代三个伟大水利工程”,有着“世界奇观”的称号。灵渠的建成,方便了秦军南征时粮食和物资的供应,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使得岭南地区列入了中国版图。岭南的统一促进了中原和岭南经济文化的交流以及民族的融合。即使到了今日,对航运和农田灌溉仍然有着重要的作用。

对于我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