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只要简单了解过民国的历史,就会发现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那就是民国时期的各大军阀们明明都拥有着自己的地盘、拥有着自己的军队、拥有着独立的行政系统,但是他们中却很少有人想过脱离中华、自己建立一个国家的想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说民国的各大军阀们为何没产生过自己建立国家的想法,其实涉及到了很多方面的因素。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受到了千百年来一统观念的影响。在秦朝之前,其实我们国内跟欧洲现如今的状况差不多,各个地区盘踞着强悍的诸侯国。如果历史中没有秦始皇的出现,那么我们国家的历史很有可能就如同欧洲一样,至今都无法融合到一起。

但是一切在秦始皇出现后发生了改变,在秦始皇统一了战国之后,我们中华民族的灵魂核心中开始出现了大一统的概念,在这个概念的影响下,接下来的历史中无论出现多少次的分裂,我们国家都总能一统起来、重新融合成一个总体。

即便发展到了民国时期,这种观念也仍然流传在人们的脑海中,在岁月的流逝下,未曾发生任何的改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也就是说,民国时期的人们仍然崇尚着大一统。在这种观念下,那个时期的军阀们如果有人胆敢提出自己立国的想法,那么就必然会遭受到全民国各地民众的指责。这千夫指责还算是轻的,毕竟军阀们手中如果掌握着足够的兵力,那么只要他们够狠,任何来自民众的反对声他们都可以视而不见。他们最为忌惮的还是他们的其他“同僚”、也就是民国其他的军阀们。

如果民国的军阀中有人提出了自己建立国家的想法,那么第一个反对的肯定就是其他的军阀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军阀中或许有人坚持着一统观念、或许有人对一统观念不屑一顾,但是无论怎样,他们为了名声需要或者观念的需要,都会站出来声讨产生了不好想法的人。在有必要的情况下,他们甚至可能会联合派出军队,对违反了一统的军阀进行攻击,好惩戒他或者瓜分他的地盘。这些,正是民国实力派军阀们不敢轻言立国的主要原因。

除此之外,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在民国军阀们的上头还有着更为强悍的存在制衡着他们。在民国早期的时候,制衡着各大军阀们的存在是北洋政府。北洋政府是由清末重臣袁世凯创建的,在清朝宣布退位之后,袁世凯的北洋政府成为了民国早期的主导政权。那个时候,袁世凯的北洋军队拥有着远远超过其他军阀的力量,因此,民国早期的大部分军阀都选择了向北洋政府臣服,从北洋政府方面获得了相关的职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民国后期,制衡着底下各大军阀的势力则变成了蒋介石主导的国民政府。国民政府是在北伐战争成功之后才获取了对民国的统治地位,在国民政府时期里,国民政府同样对各大军阀拥有着很强的控制能力。虽然在此过程中李宗仁等军阀势力一直不停地和蒋介石爆发着矛盾,但他们都不是蒋介石的对手,因此,他们最终也选择了对蒋介石臣服。这种有着主导政权制衡的状况,是很多军阀不敢随意立国的重要原因,毕竟他们如果这样做的话,就意味着是在对主导政权的挑衅、宣战。

在1919年的时候,就发生过这么一个案例。

当时面对着号称脱离中华、自己立国的外蒙古,北洋政府没有丝毫容忍,立即选择重拳出击、派徐树铮率领大军收复了外蒙古。这点,是那个年代主导政权维护一统的一个很好案例。当然,民国最终还是没能保住外蒙古,因为民国和苏联有着太大的实力差距,所以在苏联干涉下,他们只能任由外蒙古人自己建立了国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北洋政府一直都没有承认外蒙古脱离的事情,毕竟谁也不愿意成为被千夫所指之所。

在到了国民政府的时候,国民政府也一直没有承认外蒙古脱离的事情,直到1945年,为了能让苏联参与到对日本的战争中,国民政府才初步承认了外蒙古脱离的事情。

从这方面来看,我们就能看出当时主导政权对一统的维护,如果不是有着外部强悍力量的干预,那么他们必然不可能会答应类似的事情发生、也必然没有军阀敢说什么立国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