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联合商报 记者 周 磊 实习记者 张晓彤 北京报道 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31省份一季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显示,9省份一季度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上海人均19621元位居全国“榜首”。

9省份超全国

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5082元。其中,烟酒、居住、交通通信消费支出占比位居前三,分别为33.6%、24.4%、11.9%。

从各省份来看,共有上海、北京、浙江、天津、广东、江苏、福建、重庆、湖南等9省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超全国。

具体来看,上海以10410元人均消费位居全国第一,“买买买”力最强;北京人均消费10003元紧随其后,浙江7891元排名第三。可以看到,前两名上海、北京人均消费支出尤为接近。

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办公室主任方晓丹表示,虽然疫情对居民的商品和服务消费造成了较大冲击,但线上消费和健康消费增长较快,新的消费形态优势显现。一季度,全国居民通过互联网购买商品或服务的次数同比增长21.2%。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苏剑指出,网络消费以其便捷的购物方式填补了居家隔离期购物难的空缺,使得一季度很多平时的线下消费转移到线上消费,带动了一季度线上消费的显著上涨。从具体消费类别来看,电商直播、服务消费火热,说明新兴消费潜力巨大。

疫情冲击情况将逐步好转

据了解,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居民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总和,即居民可用于自由支配的收入,既包括现金收入,也包括实物收入。按照收入的来源,可支配收入包含四项,分别为:工资性收入、经营性净收入、财产性净收入和转移性净收入。

据统计局公布信息,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月工资收入4896元,增长1.2%,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57.2%;人均经营净收入1376元,下降7.3%,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16.1%;人均财产净收入741元,增长2.7%,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8.7%;人均转移净收入1548元,增长6.8%,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18.1%。

一季度,受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居民收入和消费受到较为明显冲击,出现了多年以来没有的下降。但从收入来源细分,居民工资性收入保持稳定,一定程度上对冲了居民经营性收入下降的负面影响,对居民名义收入保持0.8%的小幅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全国居民工资性收入在疫情不利因素影响下实现增长是多种因素促成。”方晓丹指出,部分接触型行业特别是服务行业受疫情影响较大,从业人员工资收入下降,但各地积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要求,施行防控分级举措,全面实施就业优先政策,积极推动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卫生、电力热力等疫情防控和民生保障行业从业人员工资稳定增长,教育和公共管理等行业岗位基本稳定。春节前国家开展根治农民工欠薪行动成效显著,部分岗位在未复工复岗的情况下继续发放工资。

此外,方晓丹还指出,在一系列保障民生政策之下,一季度转移性收入较快增长,有效保障了低收入群体特别是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其中,一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社会救济和补助收入增长10.5%,农村居民人均政策性生活补贴收入增长13.1%,带动了农村居民转移性收入的稳定增长。

“下一阶段,随着经济逐步恢复,居民收入增长也会逐步好转。”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毛盛勇在此前的季度发布会上指出。

消费券政策带动消费需求增长

3月份以来,全国多地纷纷加入发放消费券行列,作为较早推出消费券的城市,杭州市商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4月16日24:00,兑付政府补贴3.21亿元,前四轮消费券带动杭州消费34.22亿元。

而武汉更是发放了共计23亿元的消费券。

第一波消费券4月20日开始,可以在10天有效期内根据提示来使用。如果没有领到,下一波消费券会在4月30日12时开放,每周一批,一直持续到5月底。武汉市这次公布的消费券发放总额达到了23亿元,目前在全国数额最高。

一些国家和地区有直接发放现金的先例,为什么武汉选择消费券的形式?针对这个问题,专家表示,不同国家地区民众的消费习惯不同,如果发放现金,很多市民会直接储蓄,不进行消费,就无法起到拉动作用;而发放消费券的方式则可以有效配置资源。

武汉市商务局表示,国内其它城市发放消费券大多只依靠政府财政,而武汉市除了政府财政投入5亿元,也邀请了国内知名电商企业共同参与,电商直接投入18亿元,共计23亿元。针对实体店各行业发展状况,分餐饮、商场、超市、文体旅游4类差异化投放。其中还包含1800万元的专用消费券,由街道定向发放给低保、特困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微信支付的平台数据显示,目前领到消费券的用户中,40岁及以上用户占比48%,年龄段分布相对均衡。在首个消费日4月20日0到12时,半天的消费中有862个小微商户参与了消费券活动,占比69%,平均为每位小微商户带来了466元营业额。此外,支付平台也有技术手段来防止消费券转卖、盗用等行为。

4月17日,毛盛勇在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从浙江、江苏的一些地方来看,推出消费券政策以后,对于扩大当地的居民消费、扩张市场起到了比较好的作用。

苏剑认为,消费券的发放主要起到短期的刺激消费需求增长的作用。与简单的增加低保收入者的补贴相比,更为精准、有针对性的带动了部分产品消费需求的增长。

民生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应习文也指出,发放消费券,可使所有居民均能享受到福利,消费券应该尽可能争取到财政补贴与商家让利的协同参与。同时,消费券的规则应该简单易懂,多一点透明,少一点套路,让消费者感受到诚意。

截至目前,全国已有超过50个城市选择用支付宝发放消费券。支付宝披露的数据显示,拉动消费金额已经突破百亿元,餐饮、快消零售、旅行住宿成为消费券拉动最为明显的三大行业;全国超过千万商家受益,其中九成为中小微商家。

增加消费市场的供给

4月23日,上海正式出台《关于提振消费信心强力释放消费需求的若干措施》,并宣布即将举办“五五购物节”。

4月17日,在第84场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徐和建表示,北京要做好五一假期消费引导,推进传统商场转型升级,促进餐饮消费,有序放开文体活动。

谈到如何促进消费,苏剑建议,适当的减免企业的税负以减轻企业的负担,增加消费市场的供给。对于汽车消费的刺激作用,除了减免汽车购置税外,还可以通过对高速路、桥等费用减免,增加小区、写字楼等停车场所基础设施投资等措施来减少开车成本促进汽车消费。长期来看,需要进一步完善法制市场环境以保障消费者和供应商的长期利益。

在应习文看来,当前促进消费,消费券只是短期手段之一,建议要和其他促进消费政策叠加,才能发挥更大作用,包括一些地方酝酿推出的2.5天弹性休息日,以及稳增长、稳就业等长效政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