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凡去干偷窃勾当的人,要么是穷途末路为了满足基本生活需要而不择手段,要么是好逸恶劳为了追求更多财富而以身试法,然,不论如何,偷窃总不是什么光明正大的事儿,不仅要受到道德的诘难和良心的谴责,而且要遭到舆论的声讨和法律的惩处,倘若仔细计较,权衡利弊,那实在是一条得不偿失的绝路。

如果穷困潦倒为了填饱肚子而去偷了面包,或有情可原,但,如果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还要去偷窃,则令人不可思议,以至于生出是不是脑子短路才不惜前途与声誉去做如此见不得人的勾当?

还真有这样的案例。

南京警方最近抓了一名窃贼。嫌犯是一名女性,30多岁,令人惊讶的是,她经济条件并不差,且有稳定的工作收入。按照经验判断,她实在没有做贼的道理。

在一家超市,工作人员发现一辆购物车里倒插着一把剪刀。好端端地到超市购物,拿一把剪刀做什么?而且,推着购物车的人,是年轻而时尚的女性。工作人员不确定她是贼,但拿剪刀到超市购物的异常举动,却不能不引起工作人员的高度关注和怀疑。

女子拿了剪刀,沿途盗窃了尼龙双肩包、洗面奶、肥皂、袜子等物品,她很熟练地用剪刀把商品的包装拆开来,剪掉商品的包装盒磁条,随后大摇大摆地将商品偷出超市。

人在做,天在看。女子没有想到,自己的偷窃行为被人看得一清二楚。

警方随即将女子抓捕。

据女子主动交代,之前,她还在超市偷窃过其他商品。

有工作,有收入,不愁吃,不愁穿,为何要走上偷窃之路?难道不怕这样的事儿说出去丢人败兴,影响声誉?倘若因为被抓坐牢丢了饭碗,那岂不是因小失大得不偿失?

女子坦承,知道要承担责任,但是不知道后果这么严重。她辩解说,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觉得压力太大。到超市偷窃,心里很紧张,可以集中注意力,这样的话,就可以将心理压力释放出来。况且,自己长期生病也花了很多钱,心理失衡,才一时糊涂误入歧途。

偷窃的动机,有多种,如追求享受、积敛财富、经济困难、愚弄报复等。女子的偷窃动机,显然与众不同,独属于寻求刺激。

这样的案例并不少见。有些犯罪人在侦探小说和犯罪电影的影响下,会模仿其中的一些作案手法进行犯罪,如电影《新警察故事》中的犯罪人通过模仿游戏设置情景实施犯罪。他们关注的是行为本身的刺激,而不是犯罪可能的收益。有些盗窃犯罪人犯罪得逞以后,会将偷窃的财物丢弃或赠送别人,也就是说,刺激的满足,是他们实施犯罪的真正动机。

释放压力的辩解,并不能豁免女子偷窃的法律责任。她因涉嫌盗窃犯罪被警方刑事拘留。

女子后悔当初。原来的压力没有彻底消除,新增的压力便又接踵而至。错误的解决办法,只能导致错误的行为后果,她必须为自己的错误选择付出沉重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