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文艺青年那些病,生个娃就好了。这话一点没错!

没娃之前,宝妈们聊的是美妆、包包、旅行;有娃之后,话题都围绕着娃的吃喝拉撒。每天聊的话题都是:

你娃今天吃了吗?吃的什么?吃多少?

你娃今天拉了吗?拉的粑粑多不多?

但这其中常让宝妈头疼的问题就是”娃多久拉粑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着宝宝一边不停地咕嘟咕嘟喝东西,一边却是两三天都不拉粑粑……不少宝妈急坏了,心里直嘀咕:”宝宝是不是便秘了?要不要去医院看看?“

别急,宝宝两三天不拉粑粑,不一定就是便秘,还有可能是攒肚

那究竟什么是攒肚?便秘和攒肚有哪些区别?我们听听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吴冬梅教授来我们讲一讲!

特邀专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冬梅教授

【单位】

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

【简介】

擅长儿童生长发育,营养保健,早期干预,感觉统合训练,心理卫生的健康指导。

如何区分攒肚和便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攒肚是一种民间说法,大多发生在6月龄以下纯母乳喂养的宝宝身上主要是指宝宝拉粑粑的规律发生了改变。

宝宝满月后,消化系统不断完善,胃肠道的消化酶增多,肠蠕动增加,母乳可以被充分的消化吸收。

导致每天产生的残渣很少,不足以刺激直肠排便,需要积攒足够的量,才可以刺激到直肠,排出黄色、无硬结、量也不是特别多的黄色糊状便。

积攒的时间可能是两三天、四五天,最长可以达到15天,所以宝宝拉粑粑没有明显规律或原来的规律发生改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便秘主要指宝宝有排便困难,排出的大便质地干硬发黑,或是呈小颗粒状的单粪,甚至大便上表面粘有血迹。

有些还可能因为疼痛而拒绝排便,形成恶性循环,一般每周排便少于3次,同时出现这些情况就可以称为便秘了。

看到这,不少宝妈要说了:攒肚和便秘看上去都是几天不拉粑粑,我还是分不清楚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表格仅供参考,不做诊断依据

如何应对攒肚和便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宝宝攒肚了怎么处理?

一般来说,攒肚说明宝妈的母乳质量好,宝宝的消化功能强。

如果2~3天内,宝宝精神状态良好拉粑粑的时候不难受,拉出的粑粑不干结,宝妈就无需太过担心。

但如果宝宝攒肚达到了4-5天,甚至更久,宝妈就要考虑可能是喂养不足的问题了,要及时根据宝宝的情况做出调整:

1、增加奶量

如果宝宝体重增加过慢,可以增加每次喂奶的量或者增加喂奶次数,保证宝宝正常的生长发育;即出生前半年平均每月体重增长不低于600克。

特别提醒:6个月内的宝宝,母乳基本可以满足宝宝对水的需求,一般情况下,不需要格外添加水哟。等宝宝到4-6月龄的时候宝妈们可以根据宝宝的情况添加辅食。

2、给宝宝做腹部按摩。

双手对掌心,迅速贴在宝宝肚脐上,3-5秒后,以肚脐为顺时针中心,由左向右旋转按摩10次休息5分钟,再按摩10次,反复进行3回。建议宝妈们在喂奶后1.5—2小时进行,每天上午、下午各做一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宝宝便秘了怎么处理?

当宝宝出现便秘时,除了一些先天肠道疾病导致之外,更多是以下这些原因:

1、错误的喂养方式。

2、没有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3、胃肠道功能失调

4、滥用泻药导致肠道菌群紊乱,诱发便秘

为了改善宝宝便秘情况,我们可以采取以下这些措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个月以下的宝宝如何采取措施“

1、坚持给宝宝做腹部按摩

同上述一样的方法给宝宝做按摩操,还可以经常让宝宝俯卧位练习抬头、蹬腿等活动,刺激肠蠕动。

2、适当增加活动量,增加宝宝胃肠蠕动

让宝宝仰卧,抓住宝宝的双腿做屈伸运动,即伸一下屈一下,共10次,然后单腿屈伸10次。这样会帮助宝宝肠蠕动,有利于大便排出。

3、刺激肛门排便,培养定时排便的习惯。

一般来说,宝宝在喂奶后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便意最强,但排便反射功能尚未完全成熟。这时候。

宝妈可以用消毒棉签蘸上植物油,轻轻伸到宝宝肛门口内约1—2厘米

6个月以上的宝宝如何采取措施

除了上述的腹部按摩、增加运动量、定时排便以外;还可以在辅食中多添加水果、蔬菜、粗粮等富含粗纤维的食物,如苹果、胡萝卜、火龙果等。

最后提醒宝妈们,虽然”攒肚“和便秘容易看上去很容易辨别,但也不能掉以轻心。一定要细心观察,不能将便秘误认为“攒肚”哟。

而且当宝宝出现下面这两种情况,要及时去医院处理。

1、一个月以内的宝宝大便质硬,而且每天少于一次(纯母乳喂养的宝宝除外)。

2、大便表面或内部有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