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事找警察叔叔,有事就打110,那警察叔叔得多忙。为了不占用公共资源,小编还是认为非不必要不要报警,非刑事案件报警也没有,因为警察叔叔根本不立案。很多人都有误区,只要报警,就一定能立案,就不一定能帮助自己完成诉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报警立案要满足必要的条件

1、属于公安机关的管辖范畴,《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哪些属于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案件,哪些不属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当然对于我们普通百姓发生的刑事案件,绝大部分都是由公安机关管辖的。除此之外,还需要明确由哪个公安机关管辖,比如本来在A省被盗窃了,跑到B省的公安机关报案,除非是逃窜盗窃犯跑到B省销赃等,那么其才有管辖的权限。

2、明确是否存在犯罪的事实。跑去立案一定是存在着违法犯罪的事实,需要审查的。不是我们嘴说有犯罪事实那就是有,还需要保留相关的证据,出示证据材料的。比如自己被诈骗,微信转账记录、聊天记录等等有这些证据,数额达到立案标准才能够立案。

3、是否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只有依法需要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的犯罪事实,当有犯罪事实发生,并且依法需要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时,才有必要而且应当立案。常见的自己被骗了500元,跑去报案要求警察叔叔立案,但是经过查明犯罪嫌疑人仅仅针对自己实行诈骗,不存在多人诈骗的,而且数额没有达到立案标准的,那么一般会认定为民事案件,不予立案。

二、常见的财产型刑事案件立案数额标准

1、盗窃:一般情形盗窃要被立案追究刑事责任的,必须是数额较大(数额较大起点,各个地区都不同,普通采用数额2000元以上为数额较大。但是发达地区,比如浙江等3000元以上为数额较大,当然也有的地方规定1000元就应当立案追诉)。这就是为什么被盗500元,警察叔叔不立案的原因,不是嫉妒我们长得帅哦。

2、诈骗:诈骗也要求诈骗的数额较大才能够立案,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千元以上(2千元至4千元)的,属于“数额较大”。

3、抢劫:一般抢劫是没有数额的要求的,但是实践中要立案的必须要求抢劫的数额在100元以上,如果被抢劫10元钱,现在都没人带现金,被抢10块,可能就不会被立案。

4、敲诈勒索:一般敲诈勒索有数额的要求,立案的数额一般是1000元以上的,没有超过1000元的可能就不予立案,除非情节比较恶劣。

总结:如果说是因为上述法定情形,公安机关不予立案的,那么我们心服口服。但是如果说公安机关没有经过审查、询问等就作出不立案的决定的,那么我们完全可以申诉。即便报案的不是刑事案件,立不了案,公安也应该受理,注意受理不等于立案,公安是受理后再决定是否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