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共赢和自主研发是否会产生矛盾呢?或许,这是一个永远说不清、道不明的话题。毕竟包括任何一家企业或产品,都不可能完全脱离技术合作和供应链独立存在;但如果太过盲目依赖于使用供应商或合作伙伴,又难免会逐渐导致自身丧失创新能力,最终陷入被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样的道理,当然也适用于任何一家手机厂商。屏幕、芯片、镜头、电池等硬件材料,对于手机厂商而言是生产手机必备的硬件材料,当然也包括成像算法、操作系统以及其他软件技术,软件硬件缺一不可。但几乎绝大部分手机厂商都以采购为主,硬件材料和软件系统技术,能买到的尽量买,因为能够节省一大笔的研发投入,毕竟在商言商,任何企业都会将利润和成本视为头等大事,不图赚钱是不可能的,也是现实的。不过,对于自主研发还是高度合作,同样身为国产手机一线品牌的华为和小米做法却截然不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前,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及“小米没技术”的话题时回应称,“难道你做汽车一定要做发动机吗?做整机的厂商就没有技术?不做发动机你作为汽车整厂就没技术吗?这不是很可笑吗?”这一看,似乎雷军的说法也颇有一番道理,但雷军这一番看似几乎无懈可击的言论,在锤子科技创始人罗永浩看来却并非如此,老罗曾强硬回怼友商称,“手机厂商都是做组装的,真正的技术在供应商那,装什么孙子?”相声大师罗永浩的一番言论虽然难登大雅之堂,但却也反映出绝大数国产手机厂商“缺乏核心技术,太过依赖供应商”的通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和死磕性价比,全靠打价格战的小米截然相反,身为手机销量全球第二、中国第一的华为,却一直以来十分重视自主研发和技术创。不过外界对此褒贬不一,大部分人认为华为的注重技术研发和创新的做法,很正确,也是摆脱国外科技巨头、实现自给自足的唯一途径;但也不排除一些经常会出现的嘲讽华为“研发无用”的舆论,这一类观点通产认为自主研发难度和风险过大,并且需要长期的大量资金投入,研发和投入周期过长,无法尽快实现商业变现不利于商业利益最大化。

哪种说法和做法更有利于手机厂商的长期发展,一直都存在争议,且始终没有答案。不过,从最近发生的一件事中,却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华为注重自主技术研发的优势,也显现出过于依赖外界,而缺乏自主创新意识的缺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次事件的起因,源于美国谷歌大肆封停国产软件,导致了小米创始人雷军损失惨重的结果。不久前,掌握Android系统生态决策权的美国科技巨头谷歌,发起了一系列清理肃清App乱象的活动,强制下线了一大批所谓的违规应用,而由雷军投资的猎豹移动公司,旗下多达45款App被谷歌强制下架,公司股价应声大跌16.94%,同样由雷军投资的知名跑分评测平台安兔兔,也遭到谷歌的下架处罚,直接导致身为大股东的雷军也损失惨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一方面,频繁被谷歌打压的华为却早已有多准备,提前开始布局自主的软件生态体系。此外,在美国禁令的作用下,谷歌宣布停止对华为手机的GMS授权,直接导致华为手机在海外市场陷入巨大的危机,但随后不久,华为正式宣布推出自主的移动服务套件HMS,用于替换谷歌的GMS,并且投入十亿美元以及打破行业常规的分成比例,吸引激励软件开发者加入其中,共同构建华为HMS自主软件生态。不久后,华为移动服务HMS已覆盖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月活用户4亿,迅速取得了一番辉煌成绩,并且充分展现出技术创新和自主研发的重要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谷歌一手掌握着Android系统的生杀大权,在面对谷歌的霸权时,雷军旗下的猎豹移动和安兔兔只能逆来顺受,毫无还手之力,而华为却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用自主技术和软件生态体系,和谷歌展开正面交锋。看到这,谁还会嘲讽华为研发无用?